繁殖方法:常用种子繁殖。以九月秋播为主。播种后可轻压,不宜过重。发芽最适温度为15-18。 10天左右发芽。基材的湿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发芽过程中要有光照。也可在春季播种。
栽培管理: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生长适温13-15。怕阴雨、怕积水和怕高温,半阴早干。
冬季要注意苗木的越冬保护。早春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或盆栽。定植时以少伤须根、稍覆土为宜。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涝渍和烂根。生长期每半个月施一次肥,注意肥液不要污染叶片,抽苔时多施1倍磷钾肥。需肥量大,喜连续施100ppm-150ppm液氮肥(15:5:15或15:10:15),湿度保持在2-4标准之间(4标准湿度是指基材保持在接触时可感知的潮湿度但不浸透)。
花期考虑到花的质量和数量,可适当增加光照。日长不影响开花。毛地黄虽然是一种略喜阴的植物,但在湿度充足、温度适宜的低温下,它也能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开花前,植物会长出8 到12 片叶子。
虽然植物生长的温度适应范围在12到19之间,但最理想的后期夜间温度是12到16。在有一定保护的冷床的条件下种植植物将产生高质量的植物和花穗。相反,如果将植株种植在光照比较强的温室内,夜间温度超过19,植株虽然也会开花,但会显得徒长,花稀疏。种植者可以使用毛地黄作为一种选择,只需少量投资即可在早春补充温室空间。
常发生枯萎病、花叶病和蚜虫危害。主要病害发生时,及时清除病株,用生石灰消毒。发生病虫害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洒杀灭,也可减少花叶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