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性凉,有小毒。可疏散风热,凉血解毒。常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用法:鲜虎耳草1克,晒干捣烂,用纱布包好滤汁,滴入耳内,每日34次。
橙叶:性味苦平,疏肝行气,化痰降逆止呃逆。用法:取橙叶30克洗净,水煎服,适量饮用。
仙人掌:味苦性寒,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治疗疔疮、痈肿毒、烧烫伤等功效。用法:去刺捣烂外敷,治疗痈毒。拧汁与蛋清调和,外敷患处,可治疗烧烫伤。
月季:性味甘温,可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疗经闭腹痛,月经不调。用法:取花10克,煎汤代茶饮用。
罂粟:甘微温,无毒。可治痢疾。用法:干花1.5-3克或全草9-18克水煎服。茉莉茉莉:味苦或甘涩,解热发汗,利尿。用法:将花、叶洗净捣烂外敷,治跌打损伤,对无名肿痛亦有疗效。
芙蓉花:性平,味辛,具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的作用。它可以治愈麦粒肿。用法:将花3克捣烂敷。美人蕉:味苦,性寒,有补肾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用法:干花研细末,每次服9克,用黄酒吞服。
牵牛花:性寒、苦,有小毒,具有泻下、下气、杀虫作用。它可以阻止孩子在夜间哭泣。用法:取棕黑色牵牛花7粒捣烂,用温水调成糊状,睡前涂于肚脐上,用胶布固定。
石榴花:性味酸涩,善治鼻蛆。用法:平时取花晒干研末,每次0.3g,鼻内吸入。
凤仙花: 味甘微苦,性温,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百日咳,咳血。用法:3花至10花,水煎,白凤仙花捣烂外敷,治灰指甲。
注意事项:掌握剂量,对症下药。如遇急病或大病,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上处方供其参考。
桃花的药用:桃花三月入药,其叶、种子均可入药:大便不通者,取桃花适量研末,每次3克,用开水送服。疟疾:取桃花适量研末,每次3克,发病前2小时兑酒服。同时,将鲜花、嫩叶捣烂,于发病前3小时敷于脉络,调入桃花粉、温酒,每次3克,可治脚气病。疮疡溃烂,常流浓水:桃花粉适量,用猪油均匀敷患处,治疮肿痛:鲜桃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换药一天两次。虫出耳:用500克花叶作枕,约3小时至5小时虫自出。鼻内疮:取适量桃嫩叶捣烂塞入患处鼻孔内,每日换药两次。痔疮:滴虫:鲜桃叶适量,煎汤或洗患处,一日2次。
湿疹:取鲜桃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煎叶水洗患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