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白介壳虫是桃树的重要害虫。雌成虫和若虫危害桃树的新梢、枝条和果实,严重削弱树势,大大降低果实产量和品种,甚至全树死亡。雌成虫体橙红色,扁平,瓜形,头、胸、腹为一体,触角、足、翅均消失。壳灰白色,近圆形,宽约1.5毫米,背部隆起,有螺旋纹。雄成虫体橙红色,体长约0.8毫米,触角和脚正常,一对翅能飞翔。茧白色,絮状,长管状。卵椭圆形,很小,初产时呈淡黄色,后逐渐呈暗红色。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椭圆形,眼、触角和足足完整,腹部末端有两根尾毛。
受精的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在雌虫体下产卵。刚孵出的幼虫善于爬行,找到合适的寄生地点后便固定下来。蜕皮后,触角和足消失,开始分泌蜡质,形成种皮。一般第一代若虫主要危害枝条;二代若虫除危害枝条外,还危害果实;第三代若虫也为害当年的新梢。
(1)发芽前喷12倍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100倍机油乳剂,消灭越冬雌成虫。要求喷洒充分,喷洒彻底。
(2)生长期,掌握每一代若虫的发生期和成壳前,分别喷洒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20%除虫菊酯3000倍液、20%除虫菊酯2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等。由于若虫孵化期较长,需7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次。在药液中加入洗涤剂等,可提高药效。
(3)虫体密集成块时,可用硬毛刷清除后再喷药,以利药液渗透。
(4)加强苗、接穗检疫,防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