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的树干和树枝是发生腐皮的地方。有干腐和(枯枝)枯枝两种。 (园林绿化) 1.干腐病:主要发生在主杆、大树枝和树叉上。发病初期呈黑褐色,病灶呈水浸状,微肿胀,皮质组织腐烂变软,皮下有酒糟味。用手一按就会渗出水,然后失水下沉。有时病部树皮开裂,甚至成丝状,病斑有时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在合适的条件下,垂直扩张比水平扩张更快。当病部环绕树干一周时,以上部分枯死,皮层腐烂,纤维分离如麻,边材从木质部也变色。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针状突起,即分生孢子器。在潮湿的天气,分生孢子的分生孢子的孔中挤出黄色、橙色或红色的丝状角。
2.枯枝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幼树和大树的枝条上。病初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大。围一周后,上部枝条枯死。种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品种,才能适地栽培。严格技术规范,提高抗病能力。
培育壮苗。插条应存放在2.7以下阴凉处,以免降低插条生命力,切忌长途运苗,严重假植,根部浸泡24小时以上或浸泥前造林。
栽后抚育管理,防治蛀虫,合理修剪,不留残桩。修剪宜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在雨季修剪。切忌密集修剪,切边应用石硫合剂消毒,或用武宁霉素涂抹或高浓度喷雾消毒。
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摘除烧毁,以免病菌传播。应彻底清除感染严重的林分,以避免形成新的感染源和感染更大的林分。
加强林地抚育管理,促进树木旺盛生长。入冬或初春病菌尚未繁殖前,在幼树树干上喷洒高浓度杀菌剂,中龄林树干上刷杀菌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防治病害。病树应先刮除病斑,再施药剂效果更好。实践证明,在病处涂抹杀菌剂15天后,有明显的新生肌创面愈合。
对不易感病的植株或林分,在加强管理,提高林木生长势的同时,用小刀刮去病斑。应刮至健康部位,然后喷洒或抹干。可选用的化学药剂有10倍食用碱水,或20%农康120水剂10倍液,40%福美双50倍液,50%妥善100倍液,5%托布津、多菌灵等,涂抹2-3次。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强树木抗逆性是防治该病害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