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严格检测堆肥的PH值
适宜的pH值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的正常生长。黑木耳套袋后,可将杀菌前的pH值调至8,杀菌后pH值会下降到6.5-7.5,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灭菌后PH值降到5以下,会严重影响黑木耳菌丝的成活率。另外,经常会出现假石灰的现象,建议从业者一定要检查介质的pH值(酸碱度)。
2、灭菌设施改造
高压灭菌设备主要检测管路、阀门、仪表、电路等部件是否运行正常,有无损坏。如果有,就需要及时处理。
常压灭菌器主要检查是否有密封不严、各处漏汽、漏水等现象,尤其是老式灭菌器更应仔细检查。
3、做好养菌室的防虫灭菌工作
不管是新菌房还是旧菌房,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杀虫处理,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4.注意检测菌种质量
主要有两个方面:
1、检测成活率和发芽状态。
2、检测是否携带细菌和害虫。
5.接种环境彻底清洁消毒
接种设施应及时除尘,FFU层流罩滤芯损坏应及时更换。如果是无菌车间,则需要进行无菌试验。接种区保证达到100级净化。
6、接种时严防过热
必须在菌袋内部温度降至30度以下时才能进行接种操作,尤其是液体菌种生产厂更要注意高温接种的问题。冷却木耳袋时,不要用风扇对着木耳袋吹。未经净化的冷空气会在无形中给细菌的感染带来隐患。
7、严格消毒
接种前对菌袋外部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处理。菌种在储运过程中,菌种袋(瓶)外壁难免粘附杂菌。
8、培养菌室时堆放密度不宜过大
建议每立方米的总空间不要超过200袋。直径10厘米长22厘米的菌袋堆放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9、养菌期间勤消毒、勤杀虫、勤通风
一般情况下,每7天从菌房开始进行一次消毒和杀虫处理。连续治疗3-4次,用量减半,因为木耳棒占据了一半的空间。通气治百病。通风后,细菌和害虫也随风潜入。建议每次通风后小剂量消毒灭虫。
10.保证开口前有足够的后熟期
如果后熟期不够,就不容易表现出原基。一般情况下,不同成熟期的木耳品种后熟期也不一样,以10-20天为宜。原则上菌丝长满袋后,在20-23度的环境中继续培养10-20天。更多的菌丝,积累更多的养分,为后续的多穗好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