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种食用菌的技术关键


一、夏季食用菌的三个阶段1、菌种生产阶段

(1)菌种培养室温度应调整在25左右。现在更多的是使用水温空调,让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2)培养室每37天喷一次药,防止杂菌感染。赛白09与白冰沙交替使用,可杀灭空气流动和人体带入室内的杂菌。

(3)雨季应在栽培室内放置生石灰,以降低空气湿度。

2.细菌阶段

发芽期主要问题是发芽慢、菌丝弱、污染率高、挂果延迟。解决方案:

(1)更换脱毒菌。脱毒菌种可以保证不携带病毒和细菌,有效提高抗逆性,是高产的基础。

(2)基础材料的科学调配。基质的营养是栽培结果的主要物质基础,其营养水平和状态从根本上决定栽培效果。实践证明,大多数基料配方中营养元素的缺乏,尤其是微量元素的缺乏,使菌丝体生长无力,抵抗力下降,污染率和发病率增加。每斤原料加入食用菌立体营养精(混合型)120克。

(3)严格栽培和消毒。对栽培室、棚进行彻底消毒灭菌,发芽期每5天左右喷洒赛白09,与白冰沙交替使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4)坚持保温通风。保温不仅是低温季节的措施,也是高温季节的措施;发芽期的通风在生产中是十分必要的,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精心管理,以保证理想的生产效果。

3、结果期

此阶段必须保持空气清新,但在阴雨天气,空气流通不畅,菇棚内湿度甚至达到100%饱和,使棚内空气变脏,病害自然发生或甚至传播。解决方案:

(1)参照以上用药,防止杂菌和致病菌的侵入。

(2)利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特别是菇棚地面以上40厘米左右的范围和菇棚边缘是二氧化碳聚集的区域。排气时,排气管应与地面接触;如果水温空调设备风量大,就没有这种担心。

(3)对于发完菌后不出菇的菌袋,可将其移出棚外,晒晒风,或打开棚膜和通风孔降温通风。增加温差刺激,只要一周时间,就可以顺利出菇。

(4)喷3次食用菌立体营养精,促进菇体健康,是预防病害发生,提高产量的好方法。

(5)注意高温灼烧细菌。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出菇期间,高温是非常有害的。但是,在出菇期间,人们往往只注重选择温度类型适宜的品种,而往往没有注意到高温对菇袋的影响。受高温危害的菌包,往往出菇缓慢而稀少。换潮时间延长,菌袋早散等等。解决办法是:有条件的,采用架式出菇;条件差的要注意叠放方法,每层菇袋间距保持5cm,层间用两根长竹隔开,这样可以有效的给菌袋散热,避免它的危害。

(6)注意疾病。每隔一周在出菇处喷洒防病药。应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轮流使用,以降低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7)注意病虫害。出菇期病虫害的防治要慎重对待,不仅要防虫,还要引起方便面的药害和残留。应在幼菇期喷施生物源农药,也可用0.5%的盐溶液喷施。

二、香菇稳产质量管理“四大功夫”

夏天,温度很高。无论是哪种食用菌,其菌丝生长快,子实体形成时间短。管理上稍有技术失误,必然造成生产不合格、质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以下是香菇稳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四大技巧”:

1、培育强大母体的“四绝”:无论是袋栽还是床植,都是蘑菇生长的载体,称为母体。为此,“母强子肥”在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必须做到“四个必须”:

(1)必须控制适宜的温度。一般培养菌的温度应比该品种长生菇的温度低3-5,以利于菌丝的正常发育,防止高温“烧菌”;

(2)必须避免光刺激,以防原基提前出现;

(3)必须适时开袋通风,防止菌丝缺氧收缩;

(4)必须掌握生理成熟期,及时进棚转入生殖生长管理,防止错过出菇萌发期。

2、改变菇棚环境“三要求”:

(一)栽培地点要求朝南、依山傍水或树下;

(2) 菇棚的遮光要求密度比常规棚高50%;

(3)要求在大棚四周开沟排水,并在屋顶安装微喷设施。

3、“三控”制约不良再现:

(1)控制极限温标:夏菇生长的温度范围。除黄芩38外,一般品种的极端高温不超过35。否则,菇蕾萎缩或子实体瘦弱、变形、品质差。价值下降;

(2)控制直射光:菇棚光照强度以“一阳九阴”为宜,一般100-150勒克斯的散射光即可;

(3)控制喷水时间:高温季节水分蒸发量大,宜在早晚对菇棚进行喷水增湿,并打开棚内通风门窗。棚子更新空气。浅水蓄水保湿,不得在棚内喷水,以免造成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发生。

4、产品收获和潮汐变化“四查”:

(1)检查成熟度:夏菇子实体成熟较快。一般从菇蕾出现到子实体成熟只需1-2天。尤其是竹笋的生长速度更快。成熟只需3小时,过期采收时会自溶流失,需注意产品的成熟期;

(2)抓好采收:采收夏菇宜在日出前采收。

前切忌喷水;

  (3)把好转潮管理关:采收后注意清除残余在畦床或菌袋上的菇蒂及残留物,防止霉变引起病菌发作;同时停止喷水,加强通风,让其生息养菌,待原基出现时,采取空间喷雾化水增湿,促进第二潮菇发生;

       (4)把好产品保鲜关:夏菇采收后,由于自然气温比春秋高,所以子实体极易开伞,降低品质,因此采后鲜菇应置于筐格较疏的竹制或塑料箩筐内,每筐装量不宜超过10千克;并要及时送往收购点收购加工;或用泡沫箱内放入裹有塑料袋的冰块保鲜,冷藏车起运进城供货。 

 

三、夏季大田荫棚仿野生食用菌栽培技术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针对夏季气温高、难以调控温、湿度的种种弊端,我们设计了一种“荫棚仿野生栽培模式”,该模式适应于集约化生产,由于平菇生长处在较开放的环境下,与野生菇有着相仿的条件,故其子实体色泽纯正、菌肉组织紧密、商品价值极高。具体操作为:

  选一块栽培场地,要求相对平坦,面积在1000平方以上,不可过大,用竹木或水泥架杆均可,搭设2~2.5米高、南低北高的棚,上架树枝、玉米秸均可,覆一层塑膜后,再覆盖柴草、秸秆等,使之成为一大型荫棚,四周适当种植栽培丝瓜、南瓜、葫芦类植物,使秧蔓上棚,形成浓密度颇高的绿色荫棚。棚顶四周大于栽培场地2米以上。荫棚四周拉设遮阳网至地面位置,其顶层位置架设输水管线及单向(向内)喷雾头,每个栽培方内纵向架设二排双向喷雾头。正常管理时,喷雾头全部工作,增加水分及湿度,有风时,可将上风方向喷雾头打开;中午时分气温太高,可打开南面喷雾头;下午“西晒”时,可将西面喷雾头打开;阴雨天时不必喷雾,任其自然即可。

由于荫棚下温度较为恒定,湿度条件较好,故可减少大量管理费用,并可因鲜菇的商品价值高而提高生产效益。但是,荫棚的面积越大,荫棚自身的建造及管理费用越高,比如防风问题、雨水排泄问题等等,因此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时,不宜盲目效仿。但是,一般栽培规模时,可将荫棚建得小一些,比如,可建44米×44米方形荫棚,内排40个立体菌墙,尽管偏小的荫棚受外界自然温度的影响较大,但如能细心管理,仍可获得大荫棚的生产效果。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教程
  •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