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周年生长栽培技术


茶树菇是继银耳之后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之称的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栽培的又一龙头菌种。古田县大量种植茶树菇,形成了一大批茶树菇种植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茶树菇棚,蔚为壮观。位于海拔约300米的古田县翠屏湖“大空调”的气候调节作用,加上田间泡沫遮阳棚的使用,为茶树菇的常年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使茶树菇在夏季和冬季都能正常生长出菇,解决了茶树菇生产的季节性问题,实现了茶树菇的全年生长和出菇,为茶树菇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目前,古田县已形成一套管理和技术较为成熟的茶树菇种植“古田模式”。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和我们的经验,现将古田茶树菇一年生挂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田间泡沫遮荫棚建设

搭建大田泡膜遮阳棚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满足了茶树菇生产发展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效解决了菇农生产场地问题,为茶树菇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选择交通便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靠近水源的田地作为菇棚场地。东西向建造,以竹木为立式棚架,屋顶及四周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和厚塑料薄膜保温,屋顶覆盖桂花或五节芒。要安装80100cm宽的门。菇棚内采用多层架子,密集放置袋装长菇。床架宽度为1.2-1.4m,两侧无通道的床架宽度不超过70cm。 60cm,共5层,床架间留70cm通道。菇棚四周的挡风墙起到遮荫作用,可促进菇茎正常伸长,避免弯曲,提高菇产品的商品价值。大田泡膜棚条件下温度相对恒定,湿度条件相对较好,突破了传统栽培模式和季节限制,使茶树菇在夏冬两季都能正常出菇,实现了每年生长结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栽培季节的选择

茶树菇出菇温度范围比较广,能耐高温和低温。由于古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栽培方式,茶树菇的生产基本不受季节限制,全年不间断生产和挂果。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栽培时期。生产中,一般安排春季气温达到20,秋季出菇以气温降至25为宜。不同季节栽培,产量和品质不同。古田县茶树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

3.蘑菇袋制作

3.1 堆肥配方

茶树菇无漆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强,利用木质素的能力弱。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必须提高堆肥配方中氮的含量,选择栽培的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更为合理。由于结果时间长,整个生长周期约10个月。增加有机氮(如麸皮、米糠和玉米粉等)的含量,增加菇体后劲,提高产量。茶树菇的最适PH值为5.5-6,但在弱碱性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在生产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有效解决菌袋在生产中的高污染问题。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栽培原料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堆肥配方。古田地区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培育茶树菇,很少或不用杂木片。常用配方为:棉籽壳82%,麸皮15%,石灰粉3%,堆肥水分控制在60%65%。 (料水比为1:1.2)。

3.2 套袋

棉籽壳不易吸水,需提前24小时用3%的石灰水充分预湿。特别要注意棉籽壳预湿均匀,不能有结块或干粒,否则杀菌不彻底。配料时,按配方均匀加入各种培养料,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培养材料准备好后,应及时装袋。拌料上炉时间一般不宜超过6小时,以防培养料酸败受热。栽培袋采用规格为15cmx30cmx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注意选择韧性强的聚乙烯塑料袋,栽培后期袋子不易分离。栽培料要严密装袋,装填高度以15-17厘米为宜。一般每袋干料350克左右,湿重800克左右。装好后,用细绳将袋口扎紧。注意套袋严密,因为是一年生挂果,材料过松,挂果后期容易脱袋,在袋缝中形成原基,消耗养分。

3.3 灭菌

在古田县常见的锅炉蒸汽灭菌罐内常压灭菌。将装好的栽培袋装入编织袋中,然后放在炉子上,盖上厚帆布,扎好。每个炉子一次可以消毒20,000 个袋子。关于。杀菌时要掌握“攻头、控中、护尾”。开始用大火快速升温。 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上升100,并保持24小时。灭菌结束后,待锅内温度降至60-70时,可趁热将料袋抬到接种室。搬运时要小心,否则捆扎袋子的绳子会松动,损坏菌袋。影响杀菌效果。

4、接种培养

将灭菌后的菌袋移回灭菌袋培养处,待菌袋温度降至28以下时接种。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接种时选择晴天,避免潮湿天气。在高温季节,选择温度较低的早晚接种,以防止细菌萌发和杂菌感染。发芽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0-26,空气湿度不超过70%。除菌期间应定期翻堆检查堆温,可通过翻堆调节堆温,防止菌体燃烧。防螨专用喷雾,在生菌期间,还要注意防止老鼠等的危害。一般要求每20天左右翻桩一次,发芽过程中翻桩3次。菌丝长满袋子一般需要5060天。

5、出菇管理

菇袋上架前一周,出菇室喷洒了氟虫腈。当菌袋有黄色珠状分泌物,表面有褐色斑点时,菌袋开始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要及时松开袋口绳子,拉直袋口,地面喷水,保持菇房相对湿度在85%95%,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和通风。促进茶树菇子实体的生长。小菇芽出现后,物料表面已经暴露在空气中,堆肥容易失水。菇房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始终保持在90%95%,但不宜一直保持在这种状态。

可采用干湿交替的管理办法。一般早晚应喷水保湿,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促进菌柄的伸长和抑制菌盖的展开提高商品的质量。菇房温度宜控制在20~28℃,夏季温度超过30℃时做好降温措施(如棚顶喷水等),冬季低于10℃时可以在菇房内加温,利用煤炉加上密封的排气管进行加温。

  6.采收与加工

  从菇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7天,当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环未脱离菌柄时就可采收。采收后要清理菌袋料面,停止喷水3~5天,让菌丝休养恢复生长后再喷水保湿催蕾,约15天后可再长一潮菇。按此方法进行每潮菇的出菇管理,至4~5潮后,若菌袋营养和水分消耗过多,明显变轻,可进行适当补水,采取注水的方法向菌袋补水,1~2天后把多余水分倒出,加强通风,可继续出菇。茶树菇不能集中出菇,整体潮次不明显,一般每袋可出鲜菇7两以上,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并清除附着的杂质便可上市鲜销;也可干制,一般采用烘烤法,烘干后的茶树菇菌香浓郁,风味绝佳,可分级包装,远销。

  7.病虫害综合防治

  茶树菇的病虫害主要发生在菌袋培养和出菇管理过程中,茶树菇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控”。栽培中主要的杂菌有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等,尤其以绿色木霉为害严重,除了要掌握好制袋的各个技术环节,出菇管理的措施也要到位,其防治措施与代料香菇栽培一样。由于古田县茶树菇栽培模式的生产周期较长,通常可采15~18潮菇,整个生长周期长达十个月。过长的出菇周期,田间简易菇房,加上茶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较浓郁的特殊香味,导致虫害比较严重。生产上常见的虫害有菇蚊、菇蝇、螨类、跳虫等,防止虫害的有效办法为:一是要注意菇房的环境卫生,菇房内外的虫菇、烂菇、菇头和废菌包等垃圾要及时清理销毁,消灭害虫孽生地;二是物理防治,将菇房的门窗都安装上60目尼龙纱网,利用菇蚊、菇蝇的成虫具有趋光性,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走道和菇床上方者悬挂黄板诱杀;三是按无公害栽培用药的要求,选用生物农药和广谱、低毒、低残留的品种进行喷雾灭杀,菌袋开口出菇前也可采用锐劲特、克螨特等,喷雾空间和菌袋四周,有效地杀灭害虫。(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

   参  考  文  献

  [1] 黄毅编著.食用菌栽培(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胡清秀编著.珍稀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程端春,周修赵.泡沫房反季节栽培茶树菇技术[J].浙江食用菌,2008,16(2):35~36。

  [4] 阮毅,戴敏钦.古茶2号茶薪菇袋料栽培关键技术[J].食用菌,2009(5):57。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学习食用菌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怎样种植银耳最高产 银耳瓶栽短平快
    怎样种植银耳最高产 银耳瓶
    银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矿物质。所以银
    银耳烂蒂的原因解析及防治技巧
    银耳烂蒂的原因解析及防治技
    银耳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营养滋补品,也是一种增强身体抵抗力
    银耳春季要及时防治杂菌危害
    银耳春季要及时防治杂菌危害
    银耳栽培时易受青霉病危害,部分根霉、毛霉和少数链格孢菌
    哪里出产银耳多 银耳的主要产地在哪里
    哪里出产银耳多 银耳的主要
    银耳,又名银耳、银耳、银耳籽等。属于银耳科银耳属,是担子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