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再生法工厂化栽培菌株的对比试验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化种植特别是金针菇产业化种植发展迅速,竞争激烈,迫使企业不断挖掘产量和品质潜力,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品种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为在工业再生法中选出高产优质的金针菇品种,在2009年和2010年再生法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对新引进菌株进行了结实对比试验。测试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F2(引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T011(引自日本)、F8903(引自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F47(引自长泰食用菌浙江省江山市菌类研究所), F3(引自浙江省常山县金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F21(引自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

1.2培养基配方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品种及栽培袋培养基配方: 棉籽壳15%、麦麸37%、玉米粉6%、玉米芯11%、棉籽饼5%、豆秆粉24%、石灰1.8%、菇素0.2%、水含量为65%。 113 试验方法试验地点为浙江省常山县金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厂化栽培菇房。试验时间为2011年5月25日制袋,2011年7月20日开始批量出菇。栽培袋采用18360.005(cm)聚丙烯袋,每袋湿料0.95kg,高度材料长15cm,在材料中间打一个直径2cm,深约13cm的孔,用塑料圈和棉塞扎口。装袋后,0.17MPa高压灭菌4.5h。每个菌株接种525袋(150袋天然蘑菇菌株)。接种后,细菌在19-21C 下生长。同时随机抽取10袋进行标记,定期测量计算日生长率。每株分3批出菇,每批随机抽取合格菌袋80袋进行出菇和产量测定。满袋菌丝后,降温至13-15出芽,约12天后,料面形成长约3厘米的须状子实体。须状子实体形成一定密度后,转入开箱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温度为7-9。开袋时,将袋口剪平,用直径20厘米的聚乙烯袋套在菌袋上。袋口低于物料表面,不拉起;最后,将须状子实体修剪至2厘米长。开袋后加强通风,约3天后,细长的子实体风干枯萎。然后用超声波加湿器再加湿一次,使枯萎的子实体再生出大量的原基。当再生子实体长到2.5cm左右时,将外袋拉起,使袋口高出子实体3cm左右;身长约3cm;当子实体再次长到袋口时,一次性将外袋拉起。由于接种时菌落入堆肥孔的深度不同,菌丝长到尽头或满袋的时间相差10天左右。在这个实验中,拆包了三批袋子。首先挑取子实体一定密度、袋内长约3厘米的菌袋,其余分两批同法拆包。蘑菇潮产生后丢弃木耳袋。

2 测试结果

2.1 菌丝生长及生长速度经观察,各菌株菌丝生长良好,表现均匀、洁白、结实。其中,F3生长最好,日均生长量为0.428厘米;其次是F47,日均增长0.420厘米; T011生长速度较差,平均日生长速度为0.393厘米。

2.2 子实体产量差异各品系的子实体产量存在明显差异。 T011的产量更高,达到366.6g/袋;其次是F3,为358.8g; F8903的产量较低,每袋仅250.3g。

2.3 各品系农艺性状对6个供试品系的果盖和果柄观察结果表明,F3综合指标最好,为:其次是F2、T011 和F47; F21更糟。

3 讨论

3.1 从前两年的测试结果来看,F3、T011、F2、F47对二氧化碳的抵抗力更强; F8903和F21不耐二氧化碳,在菇房不通风的情况下产量较低。 F3不仅菌丝生长好,产量高,而且子实体商品性好,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可作为白金针菇工业再生方法的普适菌种。

3.2 供试的6株中,F21(自然季栽培株)产量低,菇柄细脆,菇帽易折断,商品性差,不适合工业化再生栽培。

3.3 切袋时及时将胡须状子实体整平,可以提高金针菇再生子实体的整齐度、均匀度和密度,从而提高子实体的商品性状和单袋产量。 (洪金良、黄凉水)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技巧
  •  
  • 食用菌种植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金针菇的种植技术方法要点
    金针菇的种植技术方法要点
    金针菇盖过了开伞早的伞状金针菇,其原因如下:与品种有关。
    金针菇的水分要求怎样把握
    金针菇的水分要求怎样把握
    金针菇的出菇期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金针菇的水分管理,对水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