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大局的新要求和重大决策,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重要支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迫切需要的。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建设。

一、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适度的规模,要有适度的规模,就要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家庭经营不仅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用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农业。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农业经营方式。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两级管理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应不断完善。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需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是,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非法收回农民的承包地,引发农民上访。为此,要研究土地长期承包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不排斥土地流转,而且有利于土地流转。引导土地逐步流转给种田专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明确。到2012年底,全国农户承包地流转率达到21.2%,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但也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流通规模,设定目标、布置任务,甚至变相强令。有求大求快的倾向。土地流转应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城镇化步伐相适应;土地流转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化而不是行政干预,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搞非农产业;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政府主要提供指导服务,不得安排或代替,更不得强行命令。这是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此,要研究完善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有2.68亿农户,户均耕地不足7亩。如此规模,显然难以达到高效率。然而,土地规模管理仍需与人地关系相匹配。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工农就业收入看,一熟区户均耕地50-60亩,一熟区户均耕地100-120亩,这意味着规模经济。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小规模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将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

二、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分工产业不断深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产业化企业涌现。这些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服务,能够优化整合各种先进生产要素,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实力不强,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根据不同主体特点,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当前重点是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在涉农补贴、资金奖励、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农业保险和税务登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自身的实力和发展活力。当然,也不能推倒苗木,鼓励他们“做大”。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不能排斥和忽视农民,不能排除和忽视千千万万的承包农民。农民处于“三农”的核心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解决农业问题,又要解决农民问题。如果只实现规模化、解决农业问题,而将大量农民排斥在外,将给维护公平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我们鼓励工商企业进农村投资农业,但要着眼于服务农民、动员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不是代替农民、兼并土地。工商企业要重点投资发展苗木、饲料、农产品收购、贮藏、保鲜、加工、销售等产前产后农业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废弃物加工等。养殖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养农,实现合理分工,增值增效,实现共生共赢。只“代替”农民,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必须”(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导和规范。要研究建立工商企业承租农民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三、大力发展农业社会服务

农业社会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社会化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共有公益性服务机构15.2万家,商业性专业服务机构超过100万家。实践证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服务相结合,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路径。

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依托。近两年取得长足发展,乡镇或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病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督等机构基本建成。

,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要在全覆盖、有保障上多下功夫,重点在那些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经营性服务组织不愿干、干不了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

    经营性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12.7%,而我国仅为2.3%,农业经营性服务业还大有潜力可挖。下一步,要研究制定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原则,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其服务渠道和模式相对成熟,服务水平较高,经营有效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要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服务。

    总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应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必须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真正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三是必须坚持从国情和农情特点出发,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解决农业问题与解决农民问题相统一,方向性和渐进性相统一。四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粮食生产“九年增”、农民增收“九连快”,证明中央的农村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要坚持党在农村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动摇,与时俱进推进政策体系的适当调整和完善创新。(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技巧
  •  
  • 食用菌种植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