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宾地区播种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10日,以清明节前为宜。当棚内温度达到5以上时,即可进入制管栽培。 2、配料杀菌配方1:阔叶木屑87%、麦麸8%、米糠8%、玉米面3%、石膏1%,配料水分58%-62%。配方二:阔叶木屑50公斤,麦麸10公斤,石膏1公斤,配料水分为58%-62%。 1、混料:混料应及时灭菌,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3小时,以免产生杂菌,造成灭菌不彻底。 2、蒸料杀菌:采用顶风法装料,见气洒料,一气呵成,至满锅为止。封锅前,将装锅用的小编织袋放入锅的上层一起蒸,起到消毒作用。封锅后,待锅内充满空气时开始计时,保持98以上,蒸2-3小时。 3、出锅晾凉:材料蒸熟后,要趁热出锅。用小编织袋,每袋15公斤为宜,置于避雨、避光、阴凉至25以下的清洁处,及时播种。 4、拌种制筒:将蒸好的堆肥冷却至25,立即拌种制筒。要求拌种场地严格消毒,将预粉碎的菌种混入冷料中,充分混匀后立即制作菌种筒。 3、制管方法铺好地膜,找好模具大小并调整好,然后将混有菌种的培养物分4-5次倒入两管中。压实后,取下外层铁皮挂环,轻轻取下铁皮,再在筒料外包上塑料。底端与地膜接触良好,用胶带粘好,顶端留一段塑料封口。然后,每隔10-15厘米排上一排眼睛后,将内筒来回左右轻轻摇动,然后拉出,再盖上上层塑料,完成制筒过程。每桶约50公斤湿料(约20公斤干料)。 4、菌种管理真菌生长初期,必须在短时间内将料内温度升高到20-22,使菌丝立即吃掉料,占地,抑制生产各种细菌。盖上塑料或稻草窗帘以保暖。此时只要不产生细菌,料内和棚内的氧气就足以供菌丝生长。菌丝体生长约20天后会生长缓慢且缺氧。此时可在晚上揭开菌管上部的塑料薄膜,白天盖严或留小缝隙;棚四周的塑料也应适当调整和通风;第二排眼也应在此时进行,使菌丝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继续生长。当菇管长好后,可以看到菌丝体吃掉杂菌变白,闻起来有香菇菌丝体特有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