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金针菇F21-2母种出菇试验


笔者结合多年食用菌研究和菌种生产经验,将金针菇F21-2亲本的出菇试验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白金针菇F21-2。 2010年底,对栽培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质量调查,最终从6个乡镇(街道)15个栽培户的白菇样品中抽取组织1分离,经提纯复壮,6株被培养。同时,加上2010年保存的一株(作为对照),共7株用于出菇试验。 1.2 试验配方母株配方:常规PDA增菌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5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 栽培袋配方:棉籽壳61%、木屑10%、麸皮15%、玉米粉5%、白糖1%、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1%。 1.3 试验方法将每支试管中的分离菌株(标记并编号)纯化复壮后,转管扩增备用。堆肥按配方称重。棉籽壳预先预湿,然后加入其他辅料充分混合。含水量控制在65%[2]。用18cm36cm的聚丙烯袋装满高约12cm的材料,高压灭菌,2个压力保持2.5小时。当袋内温度降至28以下时,直接接种雌性种子,每粒雌性种子接二袋。每个菌株测试180袋,编号,标记,上架和培养。当袋子里充满菌丝时,打开袋子并生产蘑菇。试验在出菇设施栽培室进行。统计了不同菌种的菌丝生长量、生长量、菌袋污染率、出菇均匀度、子实体产量等指标。 2 结果与分析2.1 金针菇供试品系菌丝生长状况对比分析金针菇供试品系菌丝生长状况对比见表1。金针菇各试验菌株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是同一品种,各试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着,但菌丝生长速度快的菌株具有较强的菌丝生长能力。生长潜力大,菌袋产量高,满袋杀菌时间短。从菌丝生长状况指标来看,菌株1、菌株3和对照均达到优质菌株指标。表1 供试金针菇各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该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率菌丝接种至满菌袋入序号/(mmd-1)生长袋天数/d 产品率/% 1 3.4 ﹢﹢36 97 2 3.2 ﹢ 38 96 3 3.5 ﹢﹢ 35 99 4 3.3 ﹢﹢37 95 5 3.2 ﹢ 39 97 6 3.2 ﹢ 40 95 7 (control) 3.5 9﹢3 3.5 9﹢3 ++表示菌丝生长势一般; + 表示菌丝生长势弱[3]。 2.2 金针菇菌株结实情况的比较分析金针菇各试验菌株的结实情况比较见表2。表2 金针菇试验菌种比较结果菌种第一潮菇色泽抗病性每袋菌盖直长菌柄商品菇编号均匀度平均产量/kg 直径/cm 度/cm 根数1 齐0.24 纯白无刺绣现货0.915 420 2连0.21纯白有绣现货1.012 398 3连0.25纯白无绣现货0.813 413 4连0.23纯白有绣现货0.915 426 5连0.20纯白无绣现货0.716 495 6齐0.22纯白无绣斑点病1.013 392 7 (对照) 齐0.26 纯白无绣斑病0.814 419 、菌柄长短、商品菇根数接触、果密、商品菇根多、菌柄细长、菌盖直径小。相反,商品菇根数少,菌柄粗而短,菌盖直径大。从品系的结果指标来看,品系1、品系3和对照达到了优质品系、优质、高产、抗病等另一项指标。 3 小结与讨论3.1 小结将6株新菌株与出菇对照菌株进行比较,根据菌丝长势、生长量、菌袋污染率、出菇均匀度、子实体性状、产量等,筛选出菌株1。 菌株3 和菌株7 (对照) 是优质菌株。

由于7号品系在上年的自然栽培季表现出优质高产,因此在今年的出菇试验中也表现出优质高产。在此条件下,今年可继续使用菌株7;菌株1和菌株3在自然栽培季节条件下进行栽培,然后进行栽培试验,比较综合性状,筛选出更好的菌株供次年使用。 3.2 讨论建立出菇试验能有效减少菌种生产事故,保证品种安全。但挂果试验安排在上半年,不能在正常的自然栽培季节进行。只能在设施培养室内进行,所体现的性能指标仅为设施条件下的指标。根据多年实践,笔者建议建立同季生产测试制度。同季生产试验是指将出菇试验后选出的几株菌株在正常自然栽培季节进行套袋生产,通过综合特性比较,充分了解菌株在正常自然栽培季节的真实性能,然后最好的一个被选中。该菌株作为次年的种源,真正能够保证次年的种子使用安全。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案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金针菇的种植技术方法要点
    金针菇的种植技术方法要点
    金针菇盖过了开伞早的伞状金针菇,其原因如下:与品种有关。
    金针菇的水分要求怎样把握
    金针菇的水分要求怎样把握
    金针菇的出菇期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金针菇的水分管理,对水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