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平菇时,有的菌袋、菌砖或菌床菌丝长得很好,但吃完料后,很长时间不长芽和出菇。其原因可能是:(1)平菇菌种选择不当,菌种温型与栽培温度温差过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比如选择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如果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饱满,放在高温季节,就很难出菇。补救措施:夏季在阴凉处覆土,秋季凉爽后再去土,并做好出菇管理,减少损失。 (2)如果在堆肥中加入过多的麸皮、米糠或尿素等富氮物质,相对来说碳素不足,菌丝会过度生长,形成真菌,阻碍生殖生长,延缓结果,严重的影响产量。补救措施:用铁丝做成小钉耙(鸡爪形),划破菌盖或表皮(相当于金针菇栽培管理中的划破处理),喷洒0.5%葡萄糖或1ppm三十烷醇经过强通风等含碳物质调整碳氮比。辅以温差刺激,适当通风透光,可促芽结果。 (3)菌丝刚长好时,菌块内长出零星的小蘑菇,误以为蘑菇已正常生长,过早地开袋揭膜。另外,环境温度高,湿度低。或在菌砖表面形成一层干硬的表膜,使菌丝体无法织入原基,无法萌芽和结果。补救措施:根据脱水情况,酌情补水。然后按上述方法将菌丝刮开,辅以适当通风、适量光照和温差刺激,以促进菌丝结结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