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腌制食用菌时,都有哪些比较常用的方法呢?


食用菌腌制技术:采用腌制方法加工食用菌在我国历史悠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由于加工操作简单实用,一直受到食用菌生产经营人员的重视和应用。腌制原理:食用菌在生长和采收过程中,菌体表面存在着各种微生物。采收的蘑菇如果保存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会变质,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果能杀死这些微生物,就可以防止菇体腐烂。

酸洗是杀灭和抑制微生物活动的好方法,因为所有生物都在一定的渗透压条件下生存,只有在适宜的渗透压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繁殖,超过它们所能承受的渗透压范围。会死。酸洗技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发展起来的。食用菌腌制的汁液含盐浓度一般在饱和浓度附近,因此具有较高的渗透压。许多微生物无法在这种高渗酸洗盐溶液中生存。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会渗出细胞外,造成质壁分离,细胞蛋白质凝固,新陈代谢停止,生命消失,细胞死亡。因此,腌制食用菌可以长期保存。

腌制方法:食用菌腌制的工艺流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用料腌制的食用菌,水分尽量少。因此,采蘑菇前不宜喷水。选择子实体呈菇形圆形、无缺陷、大小均匀、无虫、无杂质、色泽正常。选用漂洗加工的子实体应先漂洗,去除泥沙和杂质。漂洗过的食用菌一般在采收后几个小时,但子实体细胞仍有生命力,新陈代谢活动仍在进行,各种酶的活性依然存在,特别是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会使子实体变色,如白色的蘑菇变成红褐色、褐色。为了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漂洗时常在漂洗水中加入0.03%的柠檬酸或0.02%的焦亚硫酸钠或适量的明矾。这些添加剂可以漂白和抑制酶活性。

护色:指对食用菌进行护色操作。子实体的颜色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保护菇体的颜色非常重要。菇体经过漂洗去除杂质后,体内的酶活性仍然存在,必须进行护色处理,以抑制菇体内酶的活性。方法是将洗净的菇体在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10分钟,或在0.1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5分钟,或在0.15%焦亚硫酸钠和0.1%柠檬酸抑制剂溶液中处理5分钟。然后取出子实体,用水冲洗,去除多余的二氧化硫。国家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50mg/kg。预煮:指正式加工前的预煮。是完全杀死菇体细胞,破坏菇体内氧化酶活性的过程。它也被称为杀死或漂白。经过护色处理的蘑菇,放久了还是会变色,因为蘑菇体内的氧化酶只是受到抑制,并没有完全消失。护色处理只能用于短期保护。只有杀青,才能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使细胞脱水,蛋白质凝固,有利于腌制。炒菜不能用铁锅,一般用不锈钢锅或铝锅。因子体中含有含硫的氨基酸,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使子实体呈黑色。

预煮液:常用0.1%的柠檬酸溶液或10%的盐水,香菇与蒸煮液的重量比为1:2.5。以95C~100C的温度煮1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视菇体大小而定。一定要煮透,不能煮过头,也不能没煮熟。宜熟而不烂。判断菇体熟不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漂浮法,将煮好的菇放入冷水中,如果浮在液面上,说明没有完全煮熟;另一种是解剖法,将预先煮好的蘑菇沿中心放入,用线将蘑菇切开,观察蘑菇芯的颜色。如果蘑菇的核是白色的,说明还没有煮熟。如果香菇内外呈黄色或淡黄色,则表明已经煮熟。烹调时间也因蘑菇的种类而异,一般平菇为6至8分钟,牛肝菌为2至3分钟。

冷却:指对预煮食用菌进行冷却处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温度高,容易造成子实体变黑腐烂,降低腌制蘑菇产品的质量。因此,预煮好的子实体要及时冷却,即把煮好的菇体取出,立即放入冷水中降温,直至降温至室温,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彻底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在冷自来水中花费的时间更少。

在盐水中酸洗(腌制)的方法如下所述。先将食盐溶于水配成15%~16%的食盐溶液,用8层纱布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将冷却至室温的香菇从冷却水中取出,沥干水分,放入卤水中。这时盐溶液渗入菇体内,菇体内的水分渗出。腌制时温度高,浸透会加快,但菇体颜色容易变黑。因此,酸洗时的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腌制3~4天后,腌制液的浓度降低,可在腌制液中加盐调节浓度至23%左右,也可将初腌的香菇取出,放入23%~25酸洗液的百分比。

酸洗期间,经常检查盐溶液的浓度。如果盐溶液的浓度下降到20%以下,立即加盐,或用饱和盐水代替部分稀释的盐溶液。当盐溶液的浓度稳定在18-20波美度时,酸洗步骤完成。也可以直接按照初腌时1层盐1层香菇的方法直接放盐腌制。腌制56天后,倒入缸中,注入22波美度的盐水,保持盐水稳定在20波美度。食用菌保鲜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喜欢吃天然的新鲜蘑菇,因为新鲜蘑菇营养丰富,保留了原有的成分和原有的风味。销售价格也很乐观。虽然卖干香菇的收益也不错,但利润不如卖鲜香菇。因此,改进香菇的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开发的内容,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影响食用菌新鲜度的主要因素:鲜菇在贮藏期间,会发生各种变化,降低食用菌的品质。品质由多种因素组成,统称为鲜菇的质谱。不同的食用菌有不同的质谱要求。但一般来说,质谱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失水率、伞开度、气味、出水口情况、颜色变化程度、质地硬度等。影响这些质谱的因素如下。温菇的保鲜性能与其生理代谢活动的强弱密切相关。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香菇的生理代谢活性越强,物质消耗越多,保鲜效果越差。因此,温度是影响食用菌保鲜的重要因素。水分和水中原生动物的含水量直接影响

着子实体的失水速度、新陈代谢强度、酶活性与子实体色变程度等。水分含量应尽量减少,这有利于保鲜。水质也是影响保鲜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质能影响鲜菇的颜色,如果水中含铁超过2毫克/千克,就将导致蘑菇变褐,时间越长,褐色越深,质量下降越明显。    鲜菇贮存保鲜效果,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不同菇类贮存过程中,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蘑菇贮存保鲜过程中,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5%~100%,如果低于90%,蘑菇就易开伞和变褐,降低保鲜效果。    气体成分:氧气能促进菌菇的呼吸代谢活动,二氧化碳能抑制鲜菇的生理活动。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对菌菇保鲜效果有着明显影响。二氧化碳在5%时可抑制食用菌开伞,但不能抑制菌柄伸长。

    微生物:鲜菇贮存过程中,菇体表面的各种微生物在生长繁殖时,常引起鲜菇腐败变质。因此,霉菌、细菌、酵母等微生物也是影响保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酸碱度(pH值)一方面会影响鲜菇体内的酶活性,另方面也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多酚氧化酶是促进香菇变褐的一个重要原因。其酶活性最强时,是在pH值4~5时,pH值小于2.5和pH值大于10时,多酚氧化酶即失去活性,香菇不易变褐。鲜菇的pH值大多接近中性,在6.5左右,而大多数微生物活动的PH值在6~6.5,所以盐水蘑菇保鲜要加柠檬酸,将pH值调到3~3.5。(来源:世间一切)    

标签:
  • 怎样菌类加工
  •  
  • 菌类加工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