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平菇不易贮藏,保质期短。采摘2天后,平菇因失水,鲜度大大降低,菌体表面发黄并有异味。食用菌生产旺季,鲜菇大量集中上市,导致食用菌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在蘑菇生产淡季和远离蘑菇产区的城市,由于蘑菇来源短缺,无菌可卖。为此,简要介绍了平菇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方法:采收80%成熟的平菇,去除病虫害及病菌,置于清洁、阴凉通风处,用抽风机风冷预处理1-1.5天,然后小心放入将茄衣PE(厚40-60%26亩;米)装在塑料筐内,每筐约7.5公斤,蘑菇表面放2张干净折叠的卫生纸,放一包(用透气肩衬纸包装)重约蘑菇表面40克盖上塑料筐,立即运入预冷24小时的冷库;当储存温度降至5以下时,用真空泵对PE进行减压,直至PE紧紧压在塑料筐上;扎紧袋口,谨防漏气、码垛;然后将温度降低到1C%26plusmn; 0.5恒温保存。出库前3天,冷库温度要平缓升温(1到10,如果在当地销售,温度要从1升到室温)。内部温度控制在8-12C)到销售地点;实践证明,平菇出货前的预热措施和塑料筐贮藏,可以克服出货后菇体严重结露的现象。该技术投资少,简单易行,可快速应用于生产;保鲜和出库平菇无药物污染,符合卫生标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