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七大病害防治技术


1、播种后菌丝不发芽,不吃料。播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菌种不发芽,不吃料,只在料表面生长而收缩。这是由于菇房温度、通风、湿度不当造成的。如果培养物表面干燥,及时喷洒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物料过湿应加强菇房通风;菇房内温度高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使其达到适宜温度适用范围:当菇房内有氨味时,及时增加通风,在培养料表面戳孔去除氨气。

2、覆土后菌丝生长过多。播种后,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蓬松的菌丝生长密集,常从土表冒出,形成致密不透水、不透气的“帽”层。主要是高温高湿,菌丝生长过度。防止菌丝“凝固”的措施是加强菇房通风,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菌丝长出时及时喷洒“菇水”,以利于原基形成。覆盖土层。喷水不宜过快,早晚凉爽时喷水。一旦发现菌丝生长过多,及时用刀或竹片挑出菌盖。

3、覆盖土层菌丝退化。覆土后3--5天,菌丝体不沾土,呈灰白色稀薄状。严重时物料表面看不到菌丝体,甚至物料表面呈黑色,这是菌丝体收缩所致。其原因是覆土后浇水过多过快,造成菌丝缺氧窒息收缩。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强通风,以利菌丝恢复爬土。

4、薄皮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由于气温高,子实体生长快,出菇密度过大,养分供给不足,易出现薄皮菇,产量低低,质量差。为避免这种现象,喷水时应加强通风,适当增加堆肥和土层的厚度,并加强出菇期的水分和温度管理。

5、空心菇。主要是出菇期间水分管理不当所致。出菇期间,菇房温度高,湿度过低,菇体内水分蒸发快,快速生长的子实体得不到水分补充,会形成白色疏松的髓部。蘑菇的茎,甚至在菌柄中会形成一个空腔。有时因温度低,子实体生长缓慢,滞留时间长,在床面上形成空心菇。为防止空心菇,在双孢蘑菇盛花期应加强水分管理,及时喷水,适当间歇喷重水。同时,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6、用力撑开伞。当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达到10以上,菇房内气温低,通风过多时,容易造成正在生长的未成熟子实体张开雨伞或裂缝。为防止幼菇过早开裂,当外界温度下降时,保持菇房温度和湿度稳定,疏松土层,使土层中的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萌发,保持床面适当的含水量。

7. 锈斑菇。子实体出土后,菌盖表面出现褐色铁锈斑,虽未长入菌内,但菌质下降。原因是喷水后没有及时通风。由于空气湿度大,蘑菇表面的水分蒸发缓慢,上面出现小水珠。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棕色锈斑。菇房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喷水后及时通风透湿。

标签:
  • 菌害防治方法
  •  
  • 菌害防治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双孢菇——麦粒培养基的配制
    双孢菇——麦粒培养基的配制
    配方及处理:麦粒100公斤,发酵后的干粪草或糠壳10-20公斤。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