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真菌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


1. Xyiaria forca fr

又名鸡腿菇,是一种寄生性杂菌,生命力极强,可引起鸡腿菇减产甚至绝食。

症状与病因:该病子实体主要出现在鸡腿菇揭袋覆土后的边缘或菌床上。早期呈淡褐色,内部白色,有鸡脚或珊瑚枝状枝条。成熟后呈褐色或灰黑色,表面有许多黑色突起的桑葚状子囊壳,可形成大量子囊孢粉,借助通风或喷水传播。受损子实体长3-8厘米,厚0.3-0.5厘米,顶端呈锥形,颜色较浅,韧性强,干燥后不易折断。据笔者实验,总状木杆菌纯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棉絮状。在25-28培养时,一般常用的18*180mm试管的斜面需要28天左右才能盖满,而鸡腿菇的菌丝10天左右就可以充满。侵染鸡腿菇时,其菌丝粗大,成束生长,如树根,用手拉扯有韧性。如果田床或菌床内温度在25以上,它会在5-7天内极快地生长和扩散,可大面积污染整个田床或菌床,进而影响出菇。鸡腿菇菌体不再形成,个别已形成的菇芽也萎缩死亡,菌床内部逐渐变黑软腐,鸡腿菇菌丝体消失。

防治方法:覆土要用清洁无杂质的肥沃土壤,加3%石灰粉搅拌均匀,再用65%多菌灵1:500-800倍液调至适宜的含水量。也可用4%-5%的甲醛溶液调至合适的含水量,用塑料薄膜盖紧,堆放24-36小时,摊开晾干至无药味后方可使用它;用混合油浇灌土壤中的子实体和菌丝,收缩后捞出烧掉。请勿用手将其拉出。避免传播: 自然温度高时,最好不要脱袋,用土盖住袋口,以免袋温升高,相互传染; 以下,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2、疣状霉菌又称湿疱病、褐腐病、水疱病、白腐病。它是一种子实体病害,通常会造成严重损害。

病原体: Mycogone perniciosa Magn (Mycogone perniciosa Magn) 属于半知菌纲,来自Stemophila 目,来自Stemacaceae、Bisporinae 和Verrucogone 属。真菌常先在轮状孢子上产生薄壁组织,然后产生侧生孢子(chlamydospores)。

症状及成因:鸡腿菇在现蕾期染病,常在幼菇芽上形成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使菇芽不能正常发育,造成菌柄粗大、菌盖尖小的畸形菇。堆,初为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有黄褐色水滴渗出腐烂。子实体在生长后期受侵染,在菌盖或菌柄基部出现黄褐色至灰黑色病斑,深入侵入菌肉组织,病斑表面长灰白色霉菌,即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最后整个菇体变成黄褐色并渗出褐色汁液而腐烂。病原体广泛分布于土壤表层浅层,通过土壤覆盖物、昆虫、气流等孢子传播。据观察,菇棚内温度在17-32之间,湿度为90%-95%,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极易生病。

防治方法:最好选择没有种植过鸡腿菇的大棚或菇房。使用前做好环境卫生,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1:200-300倍克霉菌素药液对温室或菇房进行消毒,并覆盖未种植食用菌的土壤。取距地表1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壤用70蒸汽消毒2小时左右或与型布霉唑1:600倍混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固定窗纱或昆虫- 防蚊网,并定期喷洒专用杀虫剂,防止蘑菇蚊等细菌传播; 改善菇房环境条件。出菇期间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5左右,湿度80%-85%,经常通风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一旦发生病害,加强通风,及时摘除病菇,集中处理。病处用1:300倍二型布灭、50%多菌灵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800倍液、65%锌1:5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

3、黄萎病又称褐斑病、干腐病、黑头病、干疱病,除危害鸡腿菇外,还危害平菇、双孢蘑菇、草菇等。

病原体: 真菌Verticillum fungicola Preuss 属于半知菌纲,Stemophila 目,Stemacaceae 科,分生孢子是单细胞的,分生孢子梗是轮生的。

症状与病因:该病多侵染鸡腿菇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菌盖。盖子顶部经常出现黑点。鸡腿菇生长发育,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病斑会开裂成不规则的斑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白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孢子。该病不会引起子实体腐烂和散发恶臭,基本不影响其正常发育,只是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病原体在土壤和有机物上生长,通过覆盖土壤和喷水传播。直接向菇体喷水,菇房内温度15-25,湿度90%-95%,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极易生病。

防治方法:子实体生长期间,以覆盖土层干燥、不粘手为宜。若出菇环境湿度过大,可加强通风;给床浇水。 药物控制参照疣孢菌的控制。

标签:
  • 有效菌害防治
  •  
  • 菌害防治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秋茄子套种鸡腿菇有技巧
    秋茄子套种鸡腿菇有技巧
    间作作物现在很普遍。下面我们来看看秋季鸡腿菇套种茄子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1.栽培原料及配方配方1。玉米芯85%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