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的防治


一、病原菌及发生条件引起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的菌种是Pseudomonas trascherii,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该菌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条件下极易繁殖。气温在18以上或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加速繁殖。出菇期间向子实体喷洒带致病菌的水,菇床通风不良,湿度过大。长时间在菌盖表面和培养基表面积水。同种菇同种在温室内反复栽种数年,棚膜堆积。这种疾病可能是由于冷凝水滴到菌袋或细菌上引起的。这种疾病还通过蘑菇蝇、线虫和工人通过空气传播和传播。二、主要症状1.基材污染。被细菌污染的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从表面向内部皱缩不规则隆起,继而腐烂霉变。被细菌污染的袋装培养基,初期含水量增加,有酸臭味,后期培养料腐烂,酸臭味加重。 2、蘑菇污染。受病菌感染的蘑菇,菌盖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呈圆形或菱形,大小比较均匀,边缘整齐,中间略凹陷,有一层薄薄的菌脓在表面上。用指甲轻轻刮破病灶,可见下面的肉还是白色的。严重时,子实体单个帽盖上有数十至数百个病斑,子实体干枯起皱,停止生长,遇水腐烂。三、综合防治1、保证菇房卫生。养殖场远离鸡、鸭、禽舍,严禁向四周乱扔肥料和污染的菌棒,确保环境清洁。定期对菇房内的设施进行消毒。床架和支撑材料应拆除并喷上漂白粉,然后在阳光下晒干。菇房地面撒上浓度为150mg/L的漂白粉进行消毒。菇袋入棚前用10-15g/m3硫磺熏蒸菇棚2-3天,保持相对湿度85%以下。出菇期间,菇房内的相对湿度不宜过高。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另外,大棚最好盖上不滴漏的塑料棚膜。 2、选用优质堆肥。选择没有疾病、昆虫、细菌和霉菌的堆肥。高温季节堆肥配方中的麸皮不宜超过10%。最好不要加玉米面,加适量的石灰。堆肥含水量不宜高于65%,菌种培养过程中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70%,覆盖土料要用甲醛消毒。 3、选好品种。选择抗杂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掌握栽培季节,适时接种菌种,做到春种不宜迟,秋种不宜早。 4、结果期加强水分管理。出菇期间,菇房要干燥,加强通风,保证适宜的湿度。菇蕾期不要向小菇蕾喷柱状水。应迅速喷洒。存放前1天用漂白粉(浓度150mg/L)消毒过的水最好喷洒,避开培养基或子实体。积水。 5、病菇的处理。棚内菇体一旦感染病菌,应及时清除,包括被感染的幼菇芽。摘除病菇时,应将病菇连根拔除,并将培养基表面清洗干净,以保证基质中的养分不被消耗。 6.化学防治。 病情较轻时,可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喷洒患处。 用150mg/kg有效氯喷洒染病菇体,以降低发病率。 用3000倍“菇卫”液喷洒料面或子实体,710天喷一次,3000倍“菇卫”混用,可在整个生长期防止细菌感染。 用2000倍“菇病克星”药液喷洒菇体。编辑:皮皮

上一篇:快速巧治菌种
标签:
  • 菌害防治技巧
  •  
  • 快速菌害防治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