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技术要点


(1) 成分

参照上述培养基配方,按照低成本、易得、节约资源的原则,选择原始或栽培的培养基配方。

(2) 配料包装

根据当天的生产计划,配料按配方配比称量。先将干料(蔗糖除外)搅拌均匀,然后逐渐加水(蔗糖溶于水)继续搅拌,直至培养基含水量达到要求,即可分装。为保证菌种质量,应选用无色或浅色透明的750ml菌种瓶作为原种(二级菌种)生产的菌种容器。生产灵芝品种(三级种),可采用15cm*30cm*0.055mm(长*宽*厚)PE袋(适合常压灭菌)或PP袋(可高压灭菌)用作菌株容器。

装瓶时,一边将物料倒入瓶中,一边用手捏住瓶颈,不断震荡,直至物料灌满瓶口。用扁铁钩将表面压平,然后用力压在瓶肩上。如果用塑料袋包装,用力均匀,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塑料袋。堆肥要上紧下松,松紧适度。如果瓶子太紧,瓶子里的空气就会少,影响菌丝的生长。如果太松,虽然细菌生长快,但菌丝少,容易收缩。洗净瓶口内外残留的木屑、麦麸等培养物,稍干后,套上棉塞,或用聚丙烯薄膜、牛皮纸包住瓶口。料袋可以用塑料圈和透气塑料盖封口,也可以用封口机封口(类似火腿肠的封口工艺)。装满物料的瓶(袋)称为料瓶(料袋)。

(3)灭菌

将料瓶(袋)放入灭菌器内。杀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高压蒸汽杀菌,一种是常压蒸汽杀菌。少量原种和栽培种可用便携式消毒器进行消毒,但每次只能消毒10瓶左右。如果大量生产原种和栽培种,必须使用大型杀菌机进行杀菌。常压蒸汽灭菌污染率高,菌种的生产最好使用高压灭菌器(具体灭菌方法详见灵芝健康网)。

(4)冷却

灭菌后的瓶(袋)可在专门的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冷却。降温部位必须提前24小时消毒。当堆肥温度降至30以下(明显低于手掌温度),即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应进行无菌培养试验,检测灭菌效果。

(五)接种

根据无菌操作要求,将母种或原种移栽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称为接种。原种和栽培种的接种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原种插入母种,栽培种插入原种。由于打开试管或菌瓶可能导致容器内部被环境中的其他微生物污染,因此所有接种操作均应在接种箱(室)或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接种箱和接种空间使用前应消毒。先用每立方米空间4克烟雾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隔夜消毒。接种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接种前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使用4克烟雾消毒剂,然后进行二次消毒。母种接种原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接种针置于火焰上方充分燃烧冷却,然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拔出试管棉塞,钩一小块母种带培养基,可将母种斜面剪成6-8段,去掉顶端,其余部分连同培养基与原种子培养基相连。

原种移栽栽培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扁形接种钩或接种铲置于火焰上方充分燃烧冷却,然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拔出试管棉塞,并丢弃瓶口附近的原始种子。原种表面约3厘米,减少栽培种的细菌污染。然后将适量的下层菌种移植到品种堆肥表面,一瓶原种可转50-60瓶该品种。

瓶(袋)虽经蒸汽消毒,但在搬运过程中,瓶(袋)壁会沾染细菌。接种时一旦打开瓶(袋),操作人员的气流和呼吸气流就会感染菌体,使附着在瓶壁上的杂菌污染料瓶(袋)。因此接种时要求严格无菌操作,接种操作规范、整洁,以降低污染率和成本。堆肥接种后,用棉塞塞住或盖上瓶盖,移至恒温室或培养室培养。

(6) 培养

原种和栽培种接种后置于培养室,接种后的菌瓶(袋)移至恒温室或培养室培养。搬家前,打扫培养室,保持环境清洁,并在转移病菌前提前消毒。瓶(袋)。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避光、强通风。菌种培养初期严格每2-3天检查一次,待菌丝体覆盖培养基表面后每7-10天检查一次。如果在瓶壁、表面或接种块上发现红色、绿色、黄色和黑色的孢子,说明有其他细菌污染,如红色脉孢菌、青霉菌、曲霉菌或根霉菌,应予以清除。如果检查时间间隔过长,杂菌菌落可能被旺盛生长的食用菌菌丝覆盖,造成无形污染。由于塑料袋制种体积较大,放在培养架上时不要挤压,翻动也不宜过于频繁,以免损坏菌丝或损坏塑料袋。栽培室内栽培架之间用木条相互支撑,避免倾倒事故。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培养20-40天后,菌丝即可膨大蔓延至整个堆肥,培养7-10天后,即可用于转栽培或用于生产。配制好的菌种如暂时不用,可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洁净的室内短时间保存,以保证菌种质量。即使低温保存,也不宜存放时间过长,以免菌体老化,活力下降,导致接种后发芽缓慢,易感染杂菌。

标签:
  • 菌种选育方法
  •  
  • 快速菌种选育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