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技术


农业部根据《种子法》制定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将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从菌种场的资质、生产经营到行政管理,对菌种的质量要求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如何检测菌株的质量。目前检测技术尚未统一。为落实《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笔者从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管理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菌种质量检测技术。技术介绍如下: 1 种属检测种属是指食用菌品种特性的简称。它包括三个方面: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检测内容分为形态检测、生物学特性检测和农艺性状检测。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遗传学、同功酶和DNA指纹技术也可作为物种检测的重要手段。 1.1 形态学检测1.1.1 菌落特征观察取待测菌种(亲本种、原种或培养种,下同),用转管激活,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至菌落直径为培养皿直径的2/3,观察菌落形态,主要包括菌落大小、气生菌丝和厚垣孢子。同时以该品种的标准株(以下简称标准株)为对照,进行相同处理,比较两者的菌落形态。如果菌落特征存在差异。表示不同的物种;如果菌落特征没有差异。分不清是不是同一个品种。 1.1.2 拮抗试验将待测菌株和标准菌株分别进行转染和激活。在平板培养基上接种约3 个时代。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两个殖民地何时相遇。如果交界处有明显的线状特征(有的食用菌呈栅栏状,有的呈带状无菌丝),则为拮抗作用。表示要测试的菌株是与标准菌株不同的菌株:如果没有表明拮抗作用。待测菌株可能与标准菌株相同,也可能不同。无法判断。 1.1.3 菌丝显微观察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待测菌株活化后用解剖针从试管中挑出少许菌丝体,置于水滴上,撕开菌丝体,盖上盖玻片。先用10倍物镜观察,再换40倍物镜观察菌丝的精细结构。特别是判断是否存在锁状关节,观察锁状关节的形态特征。测量菌丝细胞的宽度。同时。该物种的标准菌株用作对照。照着做。比较锁状连接的形态特征和两者之间的细胞宽度,如果有差异。表示不同的物种。如果两者没有区别。两者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同一菌株。无法判断。 1.1.4 子实体形态特征观察待测菌种与标准菌种在相同条件下(相同培养基、同时接种、相同环境培养菌丝、同一菇房相近位置)生产。取各发育阶段的子实体,用肉眼观察菌盖、菌鳃、柄、环、花托的形态特征、大小、长度、粗细等。如有显着差异,可判定为异种。 1.2 生物学特性检测1.2.1 温度取待测活化菌株和标准菌株。分别接受相同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n。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直径为1~2cm时。在菌落边缘画一条线作为生长起始线。然后将这些培养皿(或试管)分别在5、10、15、20、25、30、35、40 和45C 下孵育。当处于生长最快温度的培养皿快要满时,在菌落边缘画一条终止线。用尺子测量起点线和终点线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菌丝生长速率,可以得到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如果菌丝在一定温度下不生长。然后可以将这些培养皿放置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可以获得致死温度和极限生长温度(不生长不死亡)。 1.2.2 湿度取待测活性菌接种于不同含水量(如45%、50%、55%、60%、65%、70%、75%)的原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当菌丝覆盖并长到物料内部2-3cm时。沿着菌丝前端画一条初始生长线后,继续培养,直到瓶子快满了。再画一条终点线。用尺子测量起点线和终点线之间的距离。

计算菌丝体生长速率。可得到适合菌丝生长的含水量范围和生长的最佳含水量。 1.2.3 pH 取活化的待测菌株接种于不同pH(pH111)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直径为1~2cm时。在菌落边缘画一条线作为生长起始线,继续培养,待盘快满时画一条停止线。用尺子测量起点线和终点线之间的距离。计算菌丝体生长速率。可以获得适合菌丝生长的oH范围和生长的最适pH。 1.2.4光照取活化的待测菌株接种于同一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分成2份(其中一份用黑布遮光)。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直径为1~2cm时。在菌落边缘画一条线作为生长起始线。继续培养。当盘子快满时,画一条终止线。用尺子测量起点线和终点线之间的距离。计算菌丝生长率并观察菌落特征。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是已知的。 1.3 农艺性状检测将供试品系制成母种。再现为原始物种。使用适合该物种的培养基配方。做45袋袋栽(床植6m2)。接种后分为3组(每组15袋或2m2)进行常规管理。在出菇期,对每一株洪菇进行每日采收记录(重量、花数,用于分析出菇时间、产量分布、潮汐变化天数等),并根据表中所列项目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表格1 。整理测试结果。同时以该品种的标准菌株为对照,进行同样的处理。比较两者的测试结果,分析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1.4 现代生物技术检测1.4.1 基因检测收集待测菌株和标准菌株的担孢子。通常分离单孢子以获得单孢子菌株。在物种内的单孢子菌株之间进行配对。注意锁接的形成。获得各种基因型的单孢子菌株。将待测菌株的单孢菌株与标准菌株配对。通过观察是否形成锁接。确定两个品种的不亲和因子的基因型。如果2个品种的不亲和因子基因型不同。那么就可以判断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如果他们的基因型相同。可能是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

种,不能确定。

  1.4.2同工酶检测  从待检菌种的菌丝体中提取的粗酶液经电泳后。进行生物化学染色。同工酶的各组分会显示在凝胶的不同位置而形成同工酶酶谱。相同的菌种遗传背景相同,其同工酶酶谱也相同。常用于品种鉴别的同工酶有:酯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

  1.4.3 DNA指纹检测  品种之间的种性差异是由于其DNA序列的差异。应用DNA检测技术判断待检菌种与标准菌种的DNA是否有差异。若有。则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若没有。则为相同品种。DNA指纹检测的方法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寻找可应用于品种鉴别的特异DNA片段。即为分子标记。通过试验。检查两个品种所拥有的各种分子标记是否一样。从而作出判断。

  2纯度检测

  纯度指菌种的纯化(净)程度。不能混有病毒、细菌、霉菌、螨虫、线虫等。除了用肉眼观察判断外。根据染杂对象不同采用以下相应的检测方法。

  2.1病毒检测

  主要借鉴植物、动物病毒检测和酶联免疫法。具体做法:提纯待检菌种的病毒,用这种病毒免疫动物(如兔子),获得抗血清,应用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及酶联显色技术进行检测,如果样品中存在病毒,则有颜色显现。

  2.2细菌检测

  取少量待检菌种。按无菌操作接入营养肉汤培养液中,25~28℃振荡培养1~2d,观察培养液是否混浊。若培养液澄清,可初步判断为无细菌污染;若培养液混浊。可初步判断为为有细菌污染。为了进一步作出准确判断。可把培养液划线接种营养肉汤平板培养基,25-28℃恒温培养1~2d.观察是否有细菌菌落出现。

  2.3霉菌检测

  2.3.1培养基上霉菌检测  用接种针取少量待检菌种疑有霉菌污染部位。按无菌操作接种于PDA培养基中。25~28℃培养3~4d.出现白色以外色泽的菌落、非待检菌种的菌落或有异味者为霉菌污染物。必要时可用显微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判断。霉菌一般是低等真菌。没有锁状联合。

  2.3.2棉塞上霉菌检测  用酒精灯把露在试管口(或瓶口)外的棉花塞烧弃。用消毒过的镊子夹出剩余的棉塞。用接种针粘取棉塞底部。转入新鲜 PDA斜面培养基。25~28℃培养3~4d后。按2.3.1方法进行判断。

  2.4螨虫和线虫检测  用接种针挑取取少许待检菌种的菌丝于载玻片上水滴中。撕散菌丝。盖上盖玻片。用lO倍或40倍物镜观察。检查是否有螨虫或线虫存在。

  3活力检测

  活力指菌种的生活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反映菌种的活力,如菌丝形态、发菌程度、色素、分泌物、菌丝自溶、拮抗线、原基、脱壁等。这些指标都可用肉眼来判断。还可以通过以下试验来检查菌种的活力。

  3.1取待检菌种。按无菌操作要求。用接种铲或接种耙铲弃菌种表面(或斜面)一薄层,塞回棉花塞。放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其萌发出新菌丝的能力。

  3.2取待检菌种。按无菌操作要求。接入下一级菌种培养基。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其萌发出新菌丝及吃料的能力。

  中国食用菌,2006(5)

  黄志龙(福建省农业厅食用菌办公室。福建福州350003)

标签:
  • 菌种选育方法
  •  
  • 菌种选育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