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Pteris)是龙舌兰科、丝兰属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北美,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独特的剑叶和洁白的花朵深受人们喜爱。凤尾兰的株高可达1米左右,开花时花茎高度可达1.5米左右。但当株高达到一定阶段后,由于茎无依靠,茎下部叶片老化发黄,易形成头重脚轻的状态。并且影响美观。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凤尾兰采取“换头”。方法如下: 1、清明至谷雨前后,用手锯将凤尾兰植株根部地上部分全株锯断。 2、锯断的植株茎部距植株中心20厘米长,其余茎部全部锯掉。 3、清除老株根部的枯枝、烂叶和杂草后,疏松根部周围的土壤,适当施一些液肥或颗粒肥。当年6月左右,每个老根上可长出35个分蘖芽。到了秋天,原来的凤兰就会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若需为凤尾兰苗开辟绿地,可在第二年惊蛰到谷雨前,用小直刀挖出老根上的分蘖芽(或间苗)栽植新苗,新植物很快就会形成。 4、剪去茎上干燥的老叶和从老茎上锯下的穗状花序备用。 5、用圆柱形木桩(比茎和穗的老茎稍粗2厘米)在需要种植凤凰兰的绿地上打一个深约15厘米的洞,将修复好的凤凰兰茎插入将耳朵一一放入孔中,然后用木桩轻轻夯实植株周围的土壤,并浇水一次。大约两个月后,植物就可以成活。虽然当年不能开花,但来年一定是矮高的,花叶茂盛。 6、如果需要大量繁殖凤尾兰苗,可锯掉原本打算废弃的茎,清理茎上的枯叶后,锯成10厘米至15厘米长的段,将它们埋在黄沙池中,以保持一定的水量。湿度大,无需遮荫。约2个月后,即可长出大量分蘖芽。待根长到5厘米左右后,即可将其切成片、分株,每株幼苗就成为一株新株。如果选择有趣的弯茎搭配盆景石,还可以制作盆景(需要人为控制凤凰兰叶子的大小),到时候观看就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