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发芽期主要在春、夏、秋季,最佳分株期为4-6月。芦荟采用盆栽分株,具有繁殖快、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
1、选择花盆和配套的土壤。芦荟叶子长得又粗又粗,株型稀疏。盆栽以壤土2-3份和腐殖土1份混合为宜,忌盐碱土。
2、上盆种植时盆土不宜太浅。一般先将土填至盆高的1/3,将芦荟苗(大的)垂直放在盆中央,使根部接触土壤。将土放在手上并压实。当土达到盆中心高度的2/3时,将幼苗轻轻向上提,使根部舒展,并继续放土至距盆边缘2厘米处。
3、生长期管理芦荟喜温、喜肥。入春后,随着气温升高,生长加快。因此,春夏季是肥水管理的重点。结合春季后疏松的盆土,每盆施复合肥20克左右,距植株3-5厘米处施,穴施,施后浇水。入夏后再次施复合肥。芦荟需要大量的水,但切忌浇水太多,否则容易烂根,所以成年芦荟植株一般2-3天浇水一次。如果叶子上发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棕色至黑褐色斑点,则为炭疽病斑。每隔一周喷施多菌灵800倍液,喷施2-3次。成年芦荟植株一般在幼苗长出2-3片时定植。分苗时注意不要损伤母株,且苗有土有根。定植后一周内应将幼苗置于阴凉处保湿。成活后,每苗追施复合肥5-8克,以促苗生长。一般每年一盆成年芦荟至少要分出3-5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