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种植病害防治技术


蚕豆种植中蚕豆病害防治1.锈病:主要为害叶、茎。初期仅在叶片两侧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来颜色逐渐加深,变成黄棕色或锈棕色。这些斑点扩大并凸出,形成夏季孢子堆。在严重的情况下,整个叶子或茎都被夏季孢子堆覆盖。后期,夏孢子堆积在叶、茎上,逐渐形成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后,向左右两侧卷曲,渗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我县冬春季气温高,蚕豆早播前发病,形成发病中心。每年2月至次年3月,阴雨天多,易发生。从土质和地形来看,地势低洼积水、土质厚重、生长茂密、通透性差是最严重的症状。植株下部的茎、叶受害较早且严重。早熟品种生长期短,能避免病害。

防治方法:

(1)适时播种,防止入冬前发病,减少病原菌数量,避开生育后期锈病高峰期。

(2)选择早熟品种,在锈病发生前或接近成熟时采收。

(3)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及时修剪,降低田间湿度

(4)发病初期开始喷50%白粉病500-600倍液,或喷20%白粉病1200-1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蚕豆赤斑病:蚕豆叶、茎、花均可受害。叶片受病时,先出现红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斑点。中心红棕色,稍凹陷,边缘深棕色,稍凸起。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明显,病斑分布于叶片两侧。发病初期茎或叶柄也呈红色。小斑点后来扩展成有边缘的暗赤褐色条纹,表皮破裂后形成裂纹;花部感染,布满褐色小斑点,展开后,花冠变成褐色并枯萎。感染穿透豆荚皮并进入种子,导致种皮上出现小斑点红斑。重质或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壤和缺钾连作田有利于该病发生。低洼稻田种植的蚕豆更容易患病。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提倡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密植,注意通风透光。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氮肥,增施草木灰或其他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

(三)实行2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焚烧。

(4)化学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5)发病初期喷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农力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丙甲烷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苏克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一天。 2000倍液,每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蚕豆种植的资讯,可以点击查看创富网网站蚕豆频道了解更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方法
  •  
  • 农作物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