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引种制种四原则


1 花生简介四原则1.1气候生态相似的原则花生品种各个性状,都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花生品种对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持着一定的适应性。气候环境因素中,温度对花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雨。根据多年引种工作经验,大多数花生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只要积温充足,供水适量,就能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态环境因素中,首先要考虑土壤生态因素,其次是生物生态因素,即病虫害的发生。因此,为了避免引种的盲目性,提高引种的成功率,在引种花生时应注意原产地与引种地区气候、生态的相似性。最好在当地花生产区引进种子。例如,我国黄河流域的花生产区主要是山东、河北、河南,还有苏北、皖北等地区。这些地区在气候、土壤、病虫害等方面都比较一致,这些地区培育的花生也比较相似。大多数品种可以互相引种。

1.2严格引种程序的原则首先是广泛搜集花生品种。根据当地引种目标,广泛收集花生品种,优先选用审定品种。采集必须有针对性。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需要和市场要求,直接到花生育种单位考察采集花生新品种(或品系)。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二是要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第三,做好入门测试。引种试验一般采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作为对照。通过2至3年的产品对比试验和示范,重点关注引进花生品种的产量、外观和内在品质。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品质相当,或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品质相同。对优于对照的新品种,可扩大试植面积。经反复检验鉴定确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报当地种子管理部门鉴定,然后进行示范、繁殖和推广。

1.3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引进的花生品种必须能够适应本地区的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的种植制度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短时间内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引进种子时,必须考虑该品种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种植制度。例如,有些地区一年一熟,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引进花生时,要考虑引进生育期较长的花生品种,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充分发挥花生一季丰收的作用。增加产量的潜力;有些地区一年两熟。为了缓解两季作物之间的冲突,需要考虑引进生长期较短的花生品种,以保证两季作物当年高产;其次,引进的花生品种要适合当地的栽培方式。不同的品种适应不同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水平,不同的花生产区有不同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水平。同一地区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水平甚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引进花生时,必须考虑栽培方法和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

1.4考虑品种利用的原则按照花生产品的利用途径不同,可将花生品种分为油用、直接食用、出口等专用类型。如果当地生产的花生产品主要销往植物油厂,引进品种时首先要考虑花生品种的脂肪含量。如果当地生产的花生产品主要供应城乡居民直接消费,在引进品种时,首先要考虑花生品种必须籽粒大小一致、粒形匀称、色泽鲜艳、品质优良。味道和质地。如果本地生产的花生主要供应外贸出口,必须引进符合本地外贸出口要求的优质花生品种。

2、一圃生产原种新技术。为了防止花生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混入、降解,保持品种原有品种,延长花生品种在生产中的使用寿命,需要对花生进行引进和提纯,以保持纯度。工作必须同时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三年两床制”生产花生原种,不仅投资大、成本高,而且由于生产周期长,容易造成品种遗传漂变,导致在生产尚未取得进展的花生新品种中。当人大制度大规模推广应用时,出现了种姓退化、混合的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多年对花生育种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对花生原种育种技术进行了改进和简化,总结出了一种一圃生产花生原种的新技术。一床系统有四大优点:一是生产周期短,减少了养殖代数,加快了养殖进程,相对延长了品种的使用寿命。花生品种可以随着品种更替的节奏随时调整,增强了育种工作的适应性。二是保证品种质量和纯度,有利于种子标准化。三、操作简单易掌握,省工省时,成本低。四是繁殖系数高,节省种子来源。

一圃生产花生原种新技术主要包括利用低代种源、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剔除杂种、混合收获等。

2.1选择好的种子和地块,最好从育种单位引进原种,或者从良种繁育单位引进纯度高、世代数低的原种。原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旱涝保收、无秧苗失败和线虫病害的田地。最好用沙壤土,23年不种花生。

2.2施肥培土,单粒点播前应大量施有机肥,以施肥、改良土壤。当季可施用45%高效复合肥,施用量525~675kg/ha。栽植于小高垄上,垄距40-45cm,垄高10cm,垄长10-20m。每垄种植一排花生,采用单粒点播法,株行距1518厘米。每隔9行或19行设1行对照,对照为纯度高、特征典型的同一品种。

2.3 分株鉴定及整株杂质去除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苗期、花针期、结荚期、盛果成熟期和采收期进行观察、鉴定和剔除。主要目的是根据原品种的典型特征进行识别。如果发现杂株或病株,必须及时整株摘除。成熟期和采收期,观察成熟早晚、株高矮矮、荚果形状、大小及均匀度等,与对照行单株的典型性、高产性和综合抗性进行综合比较,并进行最终鉴定。

2.4 混合采收及安全储藏采收前根据原苗床大小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样点,每个点选取20株进行田间纯度检查。原种子质量检验合格后,即可混合采收。采收要适时,单采、单晒、单贮。并定期检查,防止混放、霉变和鼠害。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方法
  •  
  • 农作物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