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稞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稞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青稞糌粑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也是酿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青稞分布面积大,适应性强。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全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5%。青稞生产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调整农作物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1、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青稞高产的先决条件之一,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选择肥力中等、水分充足、休灌条件,前茬作物为豆类、油菜、马铃薯等。和其他农作物;其次,土壤pH值在7左右的中性土范围内;三是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2、精细整地

播种前土壤湿度必须良好。春青稞的根系浅。一般深耕2025厘米。在我县,秋收后通常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冬灌。整地时,清除土壤杂物和杂草,避免播种时堵塞播种机耧斗,影响播种质量。

3、施足底肥

施肥的原则一般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磷酸二胺10公斤,尿素10公斤作为底肥。

4.适时播种

我县近年来推广的春青稞品种均为中晚熟品种(如:藏青320、喜马拉雅19号等)。春青稞的最佳播种期是春季气温稳定在7-8时。如果播种太早,青稞就会发芽缓慢。若出土过晚,易形成弱苗,易感染病害。如果播种过晚,会受到早霜的损害,甚至不能成熟。

1、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3月10日至3月15日开始,4月上中旬结束;

2、种子处理;播种前,可将50公斤种子手工涂上0.4斤威复药,拌入1.2斤水;或用力克修药0.2斤,水2.5斤,晒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条斑病。铁锈、污迹等。

3、确定播种量;春大麦基本苗一般为17万-20万公斤/亩,机播播种量控制在27-30斤/亩。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鼓励机播,因为撒播不仅浪费种子,而且出苗少,出苗参差不齐,不利于增产。如果土壤墒情较差,可适当调整播种量。

4、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合理密植;对于机播,必须确定播种深度。一般播种深度为3-4厘米。无论采用哪种播种方法,深度都要一致,种子撒播均匀,覆土要严密。播后及时镇压,力争保证苗木完整、整齐、健壮。

5、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播后20天内及时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如发现缺苗、断垄,应补苗或移栽,做到苗子均匀饱满,为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2、灌溉:一般青稞一生浇水4-5次。第一次浇水控制在出苗后25天左右(四叶一心期)。第二水(拔节水)、第三水、第四水缺一不可(孕穗、灌浆)。水)麦黄水。

(1)叶期浇水:当春青稞4片叶长成一片时,需进行第一次浇水。此时开始分蘖,幼穗生长点形成。灌水后若土壤疏松,地温升高,则苗壮,穗长。大幅提高产量。但很多时候,大多数农民都没有掌握好第一水的灌溉时间。如果第一水浇得太早,一方面会过早分蘖,严重影响主根的生长发育。根系不深,根系分布在表土中,减少了作物的吸收。水肥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分蘖数量增加,导致养分跟不上,无法形成大穗。因此,青稞的头水一定要控制好。

(2)拔节水:青稞的拔节期是小花分化期,决定了穗粒数。如果青稞第一、二节间的伸长不固定,大量灌溉容易造成基部节间过长,造成倒伏。因此,应合理浇灌接缝水。如果土壤墒情良好,植株健壮,可不灌或少灌联水;

(3)孕穗水:只有灌好孕穗水,才能保持穗大、粒多,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达到显着增产的目的;

(4)灌浆水:灌浆期间,虽为雨季,但干旱会对籽粒重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及时适量浇注灌浆水。后期若出现干旱,及时再浇麦黄水。

总之,灌溉应坚持“三多、三少”和“一勤、二迟、三及时”的灌溉措施。 “三多三少”就是晴天多浇水,阴天少浇水;沙土多浇水,粘质土少浇水;含水量差时多浇水,含水量好时少浇水。 “一勤、二迟、三及时”就是弱苗要勤浇,强苗要晚浇,强苗要及时浇。但由于我县灌溉条件较差,当地农民大多依靠雨水灌溉,灌溉期难以控制,导致产量低、品质差。

6、追肥

青稞四叶一心期每亩施尿素10公斤。拔节后,壮苗田一般不需追肥。对于苗弱的田块,应添加尿素5公斤,并增加灌溉次数。青稞灌浆前期,每亩用尿素或二铵12公斤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增加粒重。

7.除草

我县常见杂草有林蛙草、野燕麦草、野油菜、灰灰草等。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是保证青稞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田间管理措施。清除杂草可以温暖土壤并保持水分。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1、人工除草;青稞在三叶一核期,最晚不晚于四叶一核期,应耕田一次,松土,清除田间杂草。第二次除草宜在青稞拔节前和青稞拔节后进行。组织劳动力拔除野生燕麦草、野生油菜籽等大麦杂草。

2、化学除草;青稞4-5叶期,每亩用2.4D-丁基乳油75-8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消灭灰灰叶等双子叶杂草。预防时注意控制注意风向,远离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以免造成危害,降低产量。

八、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青稞生长后出现的锈病、黑穗病等,可用西宁亩粉40克兑水30公斤兑水喷雾。对于蚜虫、棉铃虫等地上食叶害虫,每亩用大香10克,兑水15-25公斤;或用Quadrupil 20-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9. 收获和储存

青稞熟化后应及时采收。不及时收获会影响产量并影响青稞的储藏品质。青稞最好在黄熟期收获,即植株、穗部完全变黄,含水量低于20%22%时,即可收获脱粒,不损伤籽粒。采收后及时冷却干燥,防止混杂,并过筛除去杂质,使种子含水量降低至10%12%,以利于种子安全储存。

标签:
  • 农作物种植经验
  •  
  • 学习农作物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