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小麦根部病害


小麦纹枯病可发生在小麦苗期至抽穗期。苗期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小麦地下茎受害,出现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病斑,并向上发展。复绿至拔节期田间病株率达到5%时,应立即用药防治。每亩用20%苯新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20%井冈霉素40克,兑水50公斤沿田埂喷施。效果非常好。

小麦全腐病是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的根部和基部腐烂病。该真菌仅侵染根部和茎基部的1-2个节。小麦全腐病可以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小麦出苗后开始发育,形成黑色的根。变绿后,病害扩大。抽穗后,病株形成簇状或点状,引起早枯、穗白。病根变黑,容易拔除。成株阶段特有的症状是“黑腿”和“白耳朵”。

对于全腐病高发地区,可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小麦全腐网12次。喷雾浓度为小麦全腐净2025克兑水15公斤。或者采用灌根的方式,可以使用工农16型喷雾器,取下喷嘴并用纱布包裹,减少气流,沿麦垅向根部浇水。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灌根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小麦根腐病:发病初期,根部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叶鞘变褐色。严重时根部腐烂,幼苗死亡。为防止根部腐烂,可在小麦返青前的晴天下午镇压、锄麦,提高温度和水分,促进根系发育。感染地块应及时用农药处理。每亩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0-50公斤喷洒麦秆基部防治。

上一篇:水稻疫病防治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方法
  •  
  • 农作物种植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