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育苗技术推广已有20多年。该技术药害严重,有害物质残留量大。新型基质无土旱稻育苗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水稻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一、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简介
新型基质干稻育苗是将稻壳粉碎,利用酶菌使稻壳发酵,然后添加营养物质作为基质,实现无土育苗。该技术不受土壤来源等因素限制。可以提前培育幼苗。
发酵后的稻壳透气性好,产出的秧苗质量好。幼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根条多,根长。可有效减少苗床病害的发生。移栽田后返青早,分蘖多。
二、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要点
1.稻壳处理
粉碎稻壳,粉碎标准为筛孔2.5~3.0毫米。
粉碎后,将酶菌34公斤、新鲜鸡粪50100公斤、米糠或麦麸1520公斤、尿素1520公斤、水400500公斤加入到1000公斤饲料中。将稻壳粉碎,混合均匀。直至在手中形成一团,没有水流出来,落到地上散开。
堆成长梯形,盖上麻袋进行发酵。当稻壳变成棕色或深棕色时,发酵成功。
2.基质配制
将67kg发酵稻壳与250g KBS型水稻新基质育苗营养液混合均匀,可铺设1平方米苗床或6个机插盘。
3.基质铺放
将排列好的育苗盘放在2.5毫米厚的基质上。上部应平整,用木板压实或用扫帚拍牢。播种前浇一次水,保证出苗前有足够的水分。
4.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方面与常规育苗方法相同。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分蘖力强的大穗或较大穗品种。
如我区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绥粳7号”、“无优道3号”、“垦道10号”、“垦道12号”等,品种选择不受基质限制。
5.播种及覆盖
新基质苗播种时间可比常规苗早3至5天。常规育苗方法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时开始,一般在每年4月15日之前,而新基质育苗时间为4月7日至8日。
用盘机插秧时,每盘播种芽苗100125克。播种时要均匀,并用木板轻轻拍打,以利出苗。将稻壳覆盖在种子上,厚度为0.5厘米。覆盖后,用微喷设备彻底浇水,并覆盖覆盖物。当幼苗出现绿色时,及时除去覆盖物。
6.苗床管理
温度管理:从播种到出苗密封保温,控制温室温度在30~32。当幼苗出苗至1叶1心阶段时,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28,并开始通风炼苗。
当幼苗到1.5叶至2.5叶期时,逐渐加大通风量,控制棚内温度在20~25,防止高温烧苗、徒长幼苗。幼苗到2.5叶至3.0叶期时,昼夜揭盖,棚内温度控制在20,逐渐适应外界气候条件。
水分管理:从播种到出苗前每2天检查一次。如果有干燥现象(稻壳上层容易干燥,但下层不易干燥),请使用微喷设备浇水。
每2天给幼苗浇水一次,直到它们长到1.5叶阶段。 1.5叶期开始生根伸长后,可每隔35天浇水一次。由于浇水频繁,应设置日光浴池,提高水温。
苗床追肥:在幼苗1叶1心期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25克,并用水洗苗,喷酒。
防治枯萎病:苗期1.5叶期每平方米用50%次苯腈2.02.5克兑水2.53.0公斤浇水,然后用清水冲洗。
防治潜叶蝇:移栽前23天,用大公臣10克兑水10公斤,喷洒100平方米苗床,并随药下田。
7.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倒底水。如果浇水不彻底,很容易干枯:底水浇透后,保水性比土壤好。
其次,由于含有酶菌,好氧微生物较多,需要注意观察,发现缺氧及时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