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是遭受严重病虫害的作物品种之一。有效防治病虫害是水稻种植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本文讲的是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水稻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一、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
水稻三大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稻瘟病:多发生在叶、节上,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会引起白穗,甚至减产。防治该病:每亩可用40%稻瘟病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喷雾。
白叶枯病:病株叶尖和边缘出现黄绿色斑点,继而沿叶脉出现淡黄褐色长条纹,最后变成灰白色而死亡;防治方法:用20%吡唑粉美目100g稀释成500倍溶液,或用2%宁南霉素水溶液稀释成80-100倍溶液,可有效抑制白叶枯病的蔓延。
纹枯病:病株在靠近水面处会出现深绿色斑点,以后扩展成云纹状,变成灰绿色。水稻不能抽穗,粒重下降。防治方法: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溶液150毫升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于稻株中下部,每隔7天防治一次。
二、水稻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1、水稻苗床期的主要病害
水稻苗床期主要病害为棉腐病。水稻在低温下容易发生棉花腐烂。感染棉腐病的水稻,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无法长成壮苗。防治棉花腐烂的窍门是在播种后浇水前使用氢氧化铜和磷酸三乙铝防治棉花腐烂。
2、水稻分蘖期的病害
水稻返青分蘖期,水稻会吸收大量氮肥,这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时期。此时期植物各器官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最重要的害虫是稻飞虱,最重要的病害是纹枯病。
3、水稻拔节期的主要病害
水稻拔节期,南方最常见的害虫是二化螟和稻苞片。这两种害虫会导致水稻籽粒空心、稻穗变白,严重影响产量。
这一时期的病害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间是破穗期前5-7天。使用稻瘟病、嘧菌酯等传统药物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水稻的主要虫害
二化螟:移栽后5-7天,每亩施3.6%杀虫双颗粒剂1.5-2.0公斤,结合追肥。 7月底、8月初,注意农药施用与“两防一喷”相结合,减少虫害对植株的危害,避免植株大面积倒伏。
稻蝗:秧田移栽前,做好母稻田防治工作。移栽后7-10天,每亩用25%杀虫双倍水150毫升,兑水50公斤,也可防治早期蛀虫。
稻苞片:7月下旬、8月上旬,采摘处理深绿叶、晚熟绿叶的稻田。每亩用90%结晶敌百虫100-120克喷水。穗熟后停止施所有肥料,以确保水稻安全。
稻纵卷叶螟:田间发现个别叶尖卷起时,应及时进行防治。每亩可用18%杀虫双倍水200250毫升或90%结晶敌百虫100克,傍晚兑水50公斤喷雾。建议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