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已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主要品种为Rigel 87-5。该品种具有产量好、适应性强的优点,但也存在容易早衰的问题。
1、早衰的表现和症状
一般7月上旬零星发生,7月底至8月中旬最为严重。受害植物的叶子先变黄,然后变成灰色或灰黄色,最后整个枝叶枯死。该病最初是零星发生,然后逐渐蔓延,最后成为一片或直至整个田地所有植物死亡。一般荒地或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发病较严重。在植物生长较弱的地块中,该病害比在生长旺盛的地块中更为严重。这种疾病在阴凉地区比在开阔地区更为严重。
2、发病原因。从观察来看,引起早衰的主要原因有:
1、栽培环境不良诱发发生。据观察,该品种喜肥、温暖、干燥的生长条件,但不耐高温高湿。因此,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地上栽培,或在遮荫的荒地、新开的土地、或容易遮荫的果园栽培时,易发生该病害。同时,夏季高温、持续阴雨天气又加重病情。的发生和传播。
2、错误的栽培技术导致该病发生。据该品种资源介绍,该品种栽培密度为每亩3700株。但由于我县大部分农户都是头年播种,怕苗少、产量低,所以在播种时随意缩小株距、增加播种量。生长期不按技术规定间苗、定苗,造成植株密度过大。影响通风透光,引起植物营养缺乏或病虫害发生,从而诱发早衰。在西红柿成熟采收过程中,有的人采收乱,采收次数过多或翻苗过多,从而加剧了该病害的发生。
3、病虫害的发生对早衰的发生影响很大。由于番茄易感病害,加上栽培技术差和环境条件不适宜,加工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等毁灭性病害,导致番茄植株抗逆性下降,从而加剧过早衰老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
1、科学施肥是防治该病的关键。由于番茄是施肥施肥,要想获得高产,施肥的原则必须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特别注意农家肥的使用。同时多施钾肥。施基肥时,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1万公斤以上,磷酸二铵4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硫酸钾25公斤以上。此后应结合灌溉并追施速效化肥12次。同时应与病虫害防治相结合。进行叶面追肥34次。
2、适当浇水。加工后的番茄在生长的前、中、后期应按小、大、小的规则进行灌溉。即苗期,目标是培育壮苗。必须控制浇水,防止幼苗生长过多。坐果后,从果实膨大期到成熟前,以增产增效为目标,创造合理的营养区,需要大量的水分。需要经常灌溉。根据土壤干旱程度,每15天应保持灌溉一次。果实成熟采收期间,应控制浇水,做到不旱不灌,防止苗木和果实浸水而引起果实腐烂。灌溉的总原则是少量水勤灌,防止大水漫灌,不允许漫灌田埂。
3、稀疏种植。根据一年的种植经验,垄宽80厘米,沟宽40厘米,垄高25厘米以上(视地下水位而定。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垄高应为3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垄高应在30厘米以上,垄高25厘米左右,按50厘米35厘米的株行距进行三角种植。每亩保苗32003500株为宜。
4、加强病虫害防治。据观察,加工番茄易发生的病害有:疫霉根腐病、茎腐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脐腐病、日灼病等。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粉虱、棉铃虫等。根据不同病虫害不同时期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及早处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