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


巨球菌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蘑菇品种之一,也是国际蘑菇市场十大品种之一。蘑菇营养丰富。新鲜的蘑菇肉质细嫩,柄脆。含有野生菌的香气,口感好。干蘑菇有浓郁的香气。几年来的引种和推广表明,球囊菌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栽培技术简单粗放,原料可直接用于栽培。抗杂质能力强,容易成功。其次,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可以在各种秸秆栽培材料(如稻草、麦秆等)上种植。第三,白球藻的抗逆能力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在4至30范围内均可出菇,能在广西自然越冬。由于适宜种植季节较长,可调整为蔬菜淡季上市。第四,白球藻营养丰富,风味好。作为新产品投放市场,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几年来,笔者在荔枝、龙眼园套种球球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西农村稻草资源丰富,自然分解缓慢。果园套种大叶白果树可作为处理秸秆的主要措施。耕种后的废弃物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农村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1、栽培技术

1、栽培地点的选择。土壤要求是酸性、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果园土壤。要求阳光充足、排水良好、三阳七阴的环境。播种前应将土壤翻耕漂白、熟化、疏松。也可根据果园地形、因地制宜,直接在边界建蘑菇床。为了不影响树木生长,可将菇床建在两棵树之间或稍靠近边框一侧,不翻土,以利于果园管理。然后使用农药、杀菌剂进行杀虫、杀菌。如果花园里有白蚁和蚯蚓,可在花坛底部撒上灭蚁剂和茶籽饼粉。

2、栽培季节。球根菇一般可在8至30C的温度范围内播种。最佳温度为15 至25C。出菇期应安排在最适温度。在广西,宜于9月下旬、2月中旬播种,11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结果。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挂果、采收需要3至4个月的时间。

3、培养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早季稻草和晚季稻草均可使用,但晚季稻草用于培养球球菌,出菇期较长,产量较高。球球菌的基质培养材料可根据不同地区就地取材。在广西,可以使用纯秸秆。秸秆应干燥、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播种前,秸秆需用2%石灰水浸泡2天,期间换水1次,使物料浸湿松软后使用。高温天气的原料应预发酵23天,翻面散热,然后进行栽培。若气温较低,应将预湿料沥干,预堆一天软化后,即可入床栽培。物料的含水量应为70-75%。

4、播种方法。播种时应先向土壤喷水,待土壤干燥后再撒播。撒料时,将稻草折成龟背状,按需分两层播种。第一层料厚810厘米,然后播种。每个点放置的种子数量约为拇指大小。第二层材料铺厚1012厘米,然后播种,上面再铺45厘米材料。整个材料厚20至25厘米。每平方米使用菌23瓶(菌750克)。种子瓶),播下种子后,用薄膜覆盖材料表面,以保湿和滋生细菌。如果遮荫不够,则提供适当的遮荫。

5.菌丝培养管理。高温季节播种后,应每天观察堆温变化。当料温达到30时,必须揭去薄膜通风,并在边界表面喷冷水降温,料温必须在菌丝所需的适当范围内。畦面干燥时喷水保湿,气温低于10或阴雨天时要覆膜。正常情况下,2~3天后菌丝开始萌发并吃掉物质。 30至25天后,表面被覆盖。当菌丝长到材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材料宜采用腐殖质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20%。覆土总厚度应为23厘米。覆盖土壤后约20天即可看到菌丝爬上土壤表面。

6、挂果期管理。待菌丝全部渗入土表后,关键是增加通气和保湿。注意边界土壤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以利于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芽。喷水时遵循少喷、勤喷的原则,只要表土湿润即可。大叶白球菌从小芽到成熟期一般需要510天。

7. 收获。盖菇在菌盖外面的菌膜刚刚破裂,菌盖卷进去不张开时,需要及时采收。采摘蘑菇时,用手指抓住蘑菇脚,轻轻扭转,除去菌柄基部的泥土,然后再上市。干蘑菇也可以冷冻和加工。 1220天后,第二潮菇又开始出现,可连续采收24潮菇。

2、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细菌生长缓慢。播种后,菌丝萌发生长缓慢,长期不出现出芽。收获期短,产量低。主要原因有:(1)菌种质量不高,菌丝活力低。 播种后料温长期低于20,菌丝生长会减慢或停止。 培养料不符合要求、浸泡时间不够或含水量过低或过高。

生产中应选择活力强、菌丝发育良好的菌株。当料温低于20时,应在料面覆盖薄膜或草帘以提高温度。选择优质、无霉变、干燥的吸管或其他吸管。栽培料加工前应翻晒干燥,稻草应浸泡48小时以上。浸泡后捞起沥干,保持含水量在75%左右,pH值为57,呈微酸性。

2.菌丝老化。菌丝呈黄色,菌丝在物料中分布不均匀,没有菌丝特有的香味,不出菇或出菇少,产量低。菌丝老化主要是光照过强、料温过高、通风不良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菇床应选择三阳七阴的果园间隙,防止阳光直射到菇床。白天气温较高时,可在播种前对稻田进行预发酵,避免建堆后气温升高。播种后遇到炎热天气时,用木棍在料面上每隔30厘米见方钻一个直径5厘米的孔,直至到达材料底部,以利散热。白天气温较高时,揭开菇床两端的端膜,保持空气流通。

3、菇床中部不出菇或出菇少。出菇后,菇床中间无芽或仅有稀疏的少数菇,导致产量低。主要原因有: 菇床中部积水,菌丝受损。 撒料不均匀,菇床中部撒料厚度不够。 菇床中部覆盖土薄,肥力低,菌丝少。 菌体生长不均匀,菇床中料未充分吃完,营养不足。

解决办法是: 整理菇床时,中间做成乌龟形状,防止积水。 分层铺设材料时,保证每平方米使用干材料25公斤左右,并摊铺均匀、密实。 3.覆土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壤土。覆土厚度应为34厘米,避免出现中间薄、边缘厚的现象。 物料处理要均匀,避免菌体生长不均匀,出菇稀疏。

4. 蘑菇芽很容易打开。发育过程中菇蕾易张开,子实体小,纤维化程度高,品质降低。主要原因有: 出菇时气温过高,菇棚干燥。 覆土薄,菇床自我调节能力差。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应: 加强出菇期管理,重点保湿,控制畦面相对湿度在90-95%,温度控制在14-25 。 保证覆土层厚度,提高菇床自我调节能力。

5、杂菌入侵。菇床上出现鬼伞、裸盖菇、裸盖菇等竞争性杂菌。主要原因是劣质稻草带入杂菌,导致菇床菌丝生长不良。浸泡前应新鲜、充分干燥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当发现鬼伞等现象时,应及时拆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利于菌丝体的健康生长,并使其对其他杂菌具有绝对的抑制优势。

6.害虫和软体动物。鲜蘑菇出现孔洞、缺陷、畸形,菌丝和原基萎缩,子实体生长停止。主要是螨虫、跳虫、蘑菇蚊、蚂蚁、蛞蝓、蚯蚓等软体动物为害。

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种: 选择好场地,严禁在白蚁多的地区种植。 发现蚁巢立即喷洒农药杀灭。如果是红蚂蚁,可以使用红蚂蚁净化粉,撒在有蚂蚁经过的地方。蚂蚁吃完后,整个巢穴都会死亡,非常有效。如果是白蚁,可将13克白蚁粉喷入蚁巢内。大约需要5到7天才能见效。 栽培过程中,在菌床周围放置蘸有0.5%敌敌畏的棉球,可以驱除螨虫、跳虫、蘑菇蚁等害虫。还可以在细菌床上铺上报纸、废布沾上糖液,或者放上刚烤好的猪骨或油饼粉来诱杀螨虫。对于跳虫,可以将1 份蜂蜜、10 份水和2 份90% 敌百虫混合在一起诱捕并杀死它们。 晚上将生菜叶放在蘑菇地旁边。蛞蝓喜欢爬在树叶上。早上把它们带回来烧掉。还可以在田地周围喷洒10%的盐水来驱赶蛞蝓。 喂食前将1%的茶籽饼液倒在边框上,防止蚯蚓为害。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标签:
  • 种植方法
  •  
  • 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大球盖菇加工技术
    大球盖菇加工技术
    平菇采后处理加工方法
    平菇采后处理加工方法
    平菇又名糙皮侧耳,是人工驯化的野生菌株,近年来逐渐扩大。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三。菌种的生产平菇菌种的生产方法与香菇、草菇基本相同
    有机大球盖菇干制加工技术
    有机大球盖菇干制加工技术
    有机球盖菇又称皱盖菇,是人工驯化的野生菌株,近年来逐渐扩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