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菇类生理性病害,怎样防治


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和各种异常现象。由于它不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所以称为非感染性疾病,也称为生理性疾病。常见的蜘蛛有以下几种:

(1)菌丝拉长。症状:双孢蘑菇、香菇平菇等出现的菌丝密集成团,或编织成菌体,不结果实。原因:菇房通风不良,温度过高。覆膜时间过长,覆土过细,料层透气性差。转移初级种时,单独使用气生菌丝进行转移。

防治方法:子实体分化期,加强菇房通风,降低温度。覆盖材料必须合适。对于细菌团块和细菌膜,可以通过抓挠来刺激蘑菇。

(2)菌丝退化。症状:蘑菇爬行期间,土层菌丝体明显衰退或停止生长。原因:气温突然下降。

防治方法:提高菇房温度。盖上消毒后的稻草或用35%生石灰水浸泡过的麦秆。精升蘑菇健康因子。

(3)菌丝萎缩。蘑菇、平菇、草菇等在发芽或结果期,菌丝变黄、褐变、萎缩、死亡。原因:培养料碳氮比不合适或过度分解。含水量过高,通风不良,菇房闷热。

防治方法:调整碳氮比,保持水分适宜,正确堆肥。适时播种,避免高温期间种子受损。对覆盖土壤进行消毒和消毒。

(4)用力撑开伞。症状:蘑菇子实体未成熟,即过早开放。原因:温差太大,菌柄、菌盖生长不平衡。防治方法:低温到来前,对菇房进行保温,增加湿度。

(5)空根白心。症状:菇柄内部变白,菌髓疏松或空心。原因:气温超过18,若喷水少,空气湿度在90%以下,菌盖表面蒸发量大,菌柄缺水。

防治方法:通风、降温。及时喷水,使粗土颗粒含水率达到20-22%。每次采收蘑菇后喷水。

(6)薄皮伞早开。症状:蘑菇茎细,菌盖薄,伞早开。原因:培养料太生、太稀、太厚。结果期高温高湿,结果密度高。

防治方法:培养材料必须腐烂良好,材料不宜太薄,保持一定的湿度,覆土不宜太薄或太干。防止出菇过密,并防止喷水。增加覆土的含水量,增加菇房的湿度。

(7)雷霆蘑菇。症状:蘑菇不是圆形的,看起来像地雷。原因:培养料太湿,料温低,料与土混合,但覆土表面太湿,子实体在覆土下层分化而破发土壤的。覆细土过晚、调水过快,不利于土层菌丝继续生长,导致出菇过早、出菇率过低。

防治方法:培养料不宜过湿,不宜与土壤混合。在粗细土之间调节水量时,通风要适当。调水后应减少通风,以促进菌丝生长入土层。菇蕾未形成时,盖上细土,引导菌丝长入细土层,防止过早出菇。

(8)水锈斑。症状:蘑菇表面出现锈色斑点。原因:床面喷水后没有及时通风。子实体表面长期积有小水滴,或覆盖土壤呈铁锈色。

防治方法:喷水时,菇房应适当通风,及时蒸发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覆盖土不应呈铁锈色。

标签:
  • 种植经验
  •  
  • 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