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程造林种树成活率方法


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苗、坑、土、水、管理五个环节。只要这五个环节管理落实到位,造林质量就有保证。现将提高工程造林树木成活率的方法总结如下:

1、适地适树是根本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前提。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应优先考虑当地正常生长的优势树种,然后根据气象、土壤、地形、海拔等因素合理选择最佳树种。

如果气候干燥、土壤贫瘠,一般应考虑耐旱、耐瘠的树种。

山阴坡地,以茶树、油桐、杉树、侧柏等为主要树种。还可种植漆树、杜仲、毛竹等。山区的阳坡和半阳坡以核桃板栗、油松、栎、马尾松、不定形相思树等树种为主。

2、优质壮苗是基础

一、苗势粗壮挺直,木质化充分,无徒长现象。针叶树无明显秋梢,颜色正常。

二是苗木根系发达,主根短而直,侧根和须根数量符合相应标准。

三是苗木重量重,茎根比小,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均匀。

第四,针叶树顶芽发育正常、丰满。

3、科学整地是前提

整地方法可分为全面整地和部分整地。综合整地是对林地的全部土壤进行翻耕,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分为条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我国山区条带整地主要有:水平条带、水平台阶、水平沟渠、沟渠等;月河路缓坡处有:沟状、条状、高脊状等。块状整地是对开垦、林地呈块状整地的一种整地方法。

山区采用的块状整地方式有:洞状、块状、鱼鳞坑;浅丘陵、丘陵地区则采用坑形、块形、高架台等方法。

目前,在安康秦巴山区,除开挖5050厘米种植条种植桑、茶等少数经济林种外,最常用的整地方式是大洞穴整地。一般规格为长、宽、深606050厘米。

4、合理栽植是关键

定植前应妥善整理苗木根系,对损伤根、过长根、过多根、畸形根等剪除,减少养分流失和病虫害侵袭;

对于外调苗木,在加强苗木检疫、做好病菌防治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苗木消毒工作,提高成活率。造林时,应将苗木根部用生根粉浸泡或浸黄泥。

5、加强管护是保证

“三分之一绿化,七分管护。”管理和保护是确保造林效益的关键。对大面积造林用地,要及时落实管护责任,指定专人管护,严防人畜破坏,严禁间作高秆作物;同时做好松土、除草、施肥、灌溉、防火、防病虫害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干旱是影响安康项目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及时抗旱、浇水是新造林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做好宣传引导,引导大家参与共治,避免人畜破坏、乱挖乱建。

标签:
  • 学习种植
  •  
  • 种植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