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谷蛾有何特征?用什么方法防治?


刺槐粒蛾俗称刺槐串虫。主要危害刺槐。幼虫取食树干的树皮,导致患处组织增生肿大,树皮开裂,腐烂的组织充满皮下组织,皮缝处有虫粪。它会导致树木衰弱甚至死亡。

成年后,雌蛾体长710毫米,翼展1722毫米,雄蛾稍小。体灰白色或黑褐色,胸、翅基灰白色。前翅灰白色,夹杂灰棕色或深棕色鳞片。翅基部有直立的黑褐色鳞片簇。翼面有2排水平斜鳞片簇,每排数片。后翅和腹部灰黄色。雌蛾腹部末端尖,无鳞束,雄蛾腹部末端平坦,有鳞束。卵呈圆形,初为白色,后变黄至黄棕色。末龄幼虫长约20毫米,黄白色,头部红棕色,前胸背板前半部浅棕色,背面深棕色。蛹长约10毫米,红棕色。茧呈灰白色,近圆柱形,底圆,顶平,茧盖圆形。

刺槐蛾一年发生两代,不同阶段的幼虫在树皮下的隧道中结成细丝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觅食活跃,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一代卵发生在六月初至七月中旬。幼虫6月中旬出现,7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达到羽化盛期。第二代的产卵期为八月初至九月中旬。 8月中旬孵化成幼虫,10月下旬越冬。成虫白天一动不动,晚上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树枝伤口内,也产于皮缝内,成堆,每堆430枚,覆盖黄色蛋絮。卵期持续6至13天。刚孵化的幼虫潜入皮下层以皮质为食,钻入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纵向隧道,并通过树皮的间隙进入孔。孔内覆盖有昆虫粪便,并用丝连接。受伤部位反复损伤后,通道重叠,组织增生肿胀,树皮开裂剥落。幼虫成熟后,在隧道入口处结茧并化蛹。越冬代和第一代的蛹期分别为1123天和1115天。

预防和治疗方法。可用50%敌敌畏乳油20倍液喷洒在树干上防治幼虫。成虫羽化期,用“741”插管气雾剂,每亩剂量0.35公斤,杀灭成虫。

标签:
  • 学习种植
  •  
  • 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