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林覆盖栽培初期(一般3-5年),立竹密度保持在每1000平方米1200-1500株。 5年后,立竹密度维持在每1000平方米1800株左右;钩尖留15-16枝;竹株胸径约3.7厘米,单株总叶面积大,出笋大小适宜;森林中70%以上的竹树树龄应小于3年。
2、科学施肥
施肥是竹笋林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肥不仅可以补充林地养分,还可以提高竹笋的品质。笋林施肥技术根据林地养分状况、林地产量要求和竹子生长发育规律,一般采用“四施肥法”。现在:
(1)毛鞭竹肥:施肥时间为5月至6月。肥料种类及比例为氮(n):磷(p):钾(k)=6:1:2,按30%有效量计算。用量为每1000平方米90-120公斤。撒在林地表层,可与农家肥(厩肥、饼肥等)混合,结合林地翻耕,翻入土壤。
(2)竹笋分化肥:施肥时间为8-9月。肥料种类及比例为氮:磷:钾=2:1:2或1:1:l,按30%有效量计算,每1000平方米水稻用量22-30公斤,撒在田上。林面,翻土并浅耕除草(10厘米)。
(3)孕笋施肥:施肥时间为11月至12月。肥料种类为有机肥或绿肥。可以铺在表面而不沤沤。每1000平方米用量2 2503 750公斤。
(4)笋肥:施肥时间在笋期中后期(4月上旬)。施用的肥料种类为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等,用量为每1000平方米15-22公斤。结合挖笋,对笋穴施肥并覆土,补充笋期对速效氮的大量需求。
3.水分管理
竹林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其中,笋芽分化和笋孕阶段的森林水分状况是来年竹笋生长的限制因素。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的浇水量,直接影响来年竹笋的出现数量。和单个竹笋的大小。管理强度高的林地,干旱时应进行水管理。
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竹笋分化期(8-9月)。若连续干旱25-30天,应浇水一次。
灌溉方法。利用天然山区水源,通过修建水库或其他方式储存灌溉用水,或利用灌溉设施进行灌溉。灌溉方法可以浇水或滴灌。滴灌设施主要技术参数为:净灌间距2.0米0.3米,一次灌溉时间2.5-3.0小时,每1000平方米用水量3.7-4.5吨。自然灌溉每1000平方米用水量15-18吨。
4. 土壤管理
林地土壤管理分别在5-6月和8-9月进行。 5月到6月,新竹基本已经展开枝叶。此时,森林土壤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竹子采伐和清理:根据竹林的结构要求,砍伐老竹和病竹。雷竹等中小型竹子枝条浅且细小,需要不断将其挖出林外,以保持林地良好的卫生状况。
深耕:将整个林地翻耕至2530厘米深度,结合施肥管理将肥料翻入土层。
地下鞭子管理:结合深耕清除旧鞭子,掩埋浮鞭。埋鞭的方法是:挖一条深25厘米、宽20厘米的沟,将鞭放入其中,鞭尖朝下,先盖上810厘米的土,然后逐渐将其埋好。压实(然后盖土,耙平。如果压制不实,往往雨后又涨起来)。
8月至9月的主要工作是施肥打笋、割草松土,通过松土将肥料变成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