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茶的目的是为了采摘更多更好的茶叶,但茶树本身需要留下一定数量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维持长期的生存。因此,茶树采收与栽培是矛盾且相互依存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据研究,树木中约80%的有机物是由树叶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叶子也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是茶树呼吸和运输水分和矿质养分的主要力量。因此,茶树的芽、叶不仅是制茶的原料,也是茶树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主要器官。
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只有营养芽不断萌发,枝条不断增加,树冠才能不断扩大;只有不断出现新叶取代老叶,进行光合作用,茶树的养分才能不断得到补充。提高芽、叶的再生能力,使树能枝繁叶茂。这样,采收茶叶与保持树势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阻碍茶树的正常生长,影响茶叶产量。
例如,如果在采摘茶叶时不关心茶园的管理水平,忽视茶树的生长状况,只关心眼前利益,不注重维护,那么大部分或全部茶树的芽和叶受到光照,此时产量虽然会增加,但树势会降低。严重受损后,就没有一定成熟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即使施再多的肥料,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也不能被茶树吸收利用。采摘不会达到促进芽叶萌发的目的,反而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造成茶树早衰。特别是对于新栽的或改造后刚开采的幼茶树,如果强行采伐,影响会更大。
相反,如果片面重视树木栽培,留下过多的叶子,不仅不利于当季采叶,而且会减少收获,消耗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同时,由于叶面积过大,茶树冠层封闭,下部叶片处于过度遮荫状态,光合作用弱,营养生长不良,发芽稀少;留下过多的叶子还会导致茶树趋于生殖生长,开出多花。许多水果会抑制茶芽的萌发,达不到增产的目的。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茶叶种植不仅仅是为了短期收获,而是为了保持长期高产、稳产、优质。因此,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必须正确处理收养关系。在加强施肥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掌握茶树生长发育规律,利用幼芽轮作生长发育,既考虑当年的收获,又注重长期高产。产量稳定,根据树木、时间、园况合理采收。适当留幼芽、幼叶以滋养树体,这样采收时就有营养,采收与营养相结合,茶树就会生长旺盛,芽叶就会长得更长,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同时,合理采摘还会起到消除病虫害(指一些危害嫩芽的病虫害)和去除花蕾的作用。这对于促进枝条生长、增强树体有积极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收获是目的,饲养是手段。不养,就没有采摘;不摘,养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习得与修行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