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又称腻虫、蜜虫,主要吸食农作物的汁液,造成农作物的花、叶、芽畸形,同时传播病毒,危害范围广。百香果也不例外。最近有种植百香果的网友询问百香果被蚜虫危害后的症状。百香果蚜虫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防治百香果蚜虫的特效药有哪些?这里就介绍一下蚜虫对百香果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供网友参考。
蚜虫对百香果的危害:
蚜虫或若虫群集在百香果叶片、嫩茎或嫩芽背面吮吸汁液,受害叶片向叶片背面不规则卷曲。
蚜虫大量发生时,会集中在新梢和叶片上吸汁,使新梢叶片扭曲成一团,阻碍新梢生长,影响果实产量和花芽形成,大大削弱树势。同时蚜虫分泌蜜露,会诱发煤病的发生。同时,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经过测试,蚜虫可以通过食用受感染的植物13秒来携带病毒,并通过食用健康的植物几秒钟来完成病毒的传播。因此,蚜虫是百香果病毒病爆发的重要媒介。
百香果蚜虫生活习性:
蚜虫一般以卵越冬。越冬场所一般在树枝上,周围树木的皮缝上,或蔬菜的残老叶上。次年3月开始孵化,5-6月飞至草莓的心叶或嫩头、花,造成危害,繁殖迅速。
蚜虫一般在4开始发育,15~17繁殖最快。当温度高于28时,蚜虫数量会明显减少。湿度低于40%或高于80%都不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
百香果蚜虫防治特效药:
在15~17下,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0.2%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2000倍液与40%毒死蜱乳剂1000倍液混合喷洒百香果全株进行防治。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或建议,请在下面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