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又名臭虫、香椿,身体后部有一个臭腺开口。遇敌则散发臭味,俗称“放屁虫”、“梨花虫”、“臭大姐”、“臭娘娘”、“打屁股虫”。“臭”就是臭。这是常识,只是因为它很臭,所以人们才给它起这么坏的标题。最近有网友问我们:香椿对火龙果有什么危害?臭虫长什么样,一般什么时候发病?用什么药可以控制臭虫?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供网友参考。
一、臭虫对火龙果的危害
臭椿的若虫和成虫都用尖锐的口器刺穿树枝或果实来吸取汁液。臭虫取食时,口针鞘折叠弯曲,口针直接刺入组织,使受伤部位停止生长,受伤组织死亡。
二、臭虫长什么样?
香椿长1.7 ~ 2.5厘米。身体是黑色和棕色的;后脑勺上有一对微小的橙黄色或橙棕色纵斑。触角最后一节末端三分之二呈橙黄色或橙褐色,部分个体在第二、三节仍有橙黄色或橙褐色斑点。前胸和后板外缘有一尖刺,中央有水平弧形橙黄色或橙褐色斑点。上翅的膜状部分是暗褐色的。上翼外侧部分露出腹部,各节有橘黄色小斑点。后足特别发达,尤其是胫腓骨关节的基半扁平,呈叶片状,这是该物种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腹部有很多黄色的斑点;最大的特点是后脚胫骨骨呈刀片状。上翅前半部革质,膜部与腹背部重叠,形成三锥形状。它有非常发达的刺吸式口器。卵呈圆柱形,顶部有盖,往往整齐地排列在叶子上。陆栖蝽长有短鞭状触角;大多数水生蝽有镰刀形的前腿;两栖蝽的中后脚极其细长,乍一看像蜘蛛。常见的有对农业有益的食虫蝽、中药用的九鼻虫、吃人面蝽的桂花蝉、危害农业的军婚蝽、捕食幼鱼危害水产养殖的田鳖和松藻等。大熊猫科属于半翅目。后足极其细长,乍一看像蜘蛛。
三。臭虫的发生特点
香椿是半翅目害虫,有刺吸式口器,能穿透植物表皮吸取汁液。虫子种类繁多,危害果树的主要有麻皮蝽、茶翅蝽、李蝽。全年均可见到成虫,尤其是夏季,但冬季数量较少,成虫寿命为30-50天。它有飞行能力,白天潜伏。在早上和晚上,成虫会爬到花蕾上取食。成虫有趋光性,喜欢高温多雨天气。3-4月,平均气温10度以上,相对湿度70%左右,卵开始孵化。
第四,种植火龙果控制臭虫
第一期:是越冬成虫的春季复苏活动(3月中下旬左右)。越冬成虫抗药性差,在未大量产卵时进行第一次喷洒。
第二时期:若虫3龄前(广东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抗药性降至最低点,初孵若虫在3龄以下抗药性差时进行第二次喷洒,该时期的臭虫只能爬行不能飞翔。
天敌防治:可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已知的天敌有蜘蛛、黄蚁、螳螂等。这些天敌要合理利用。
杀虫剂的选择:建议选择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如4.75%氯氰菊酯和47.5%毒死蜱,这两种杀虫剂对蠓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同时,该杀虫剂对地下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