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也有种植。近年来,随着土地的不断开垦和种苗的流动,受害面积逐年扩大,是影响猕猴桃产量的重要问题之一。最近有种植猕猴桃的网友问我们: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有什么特点?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有什么症状?猕猴桃根结线虫防治时间是什么时候?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怎么治疗?猕猴桃根结线虫可以用什么药治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供网友参考。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特点
猕猴桃根结线虫为害的植株在春季开始变黄,症状类似缺铁。树在首位后,结果少,易落果,味酸,品质差。挖根观察,植物受损的嫩根上出现微小的肿胀或小瘤,有几次感染变成大瘤。
受害植物根系上产生圆形或纺锤形根瘤,即瘿。表面光滑坚硬,开始是淡黄色,后来逐渐变成褐色,腐烂。受害猕猴桃植株后,根系比正常根系短,分枝少,地上部分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叶片小而黄,树势弱,果实小。病情较轻的植株地上部分无症状,但产量低于正常园。根结线虫侵染根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入侵,从而诱发其他疾病。
猕猴桃地下根:无论猕猴桃的主根、侧根、须根,无论哪个生长期,都可能被根结线虫侵入。患根肿胀,呈现大小不一的根瘤(结节),直径1-10cm。根瘤开始是白色,后来变成褐色,受损根比正常根短,分枝少。在受害后期,整个根瘤和病根会变成褐色并腐烂。根瘤形成后,根的活力变小,导管组织变形扭曲,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由于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地上部分呈现出缺肥缺水、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发黄小而无光泽的状态。
猕猴桃苗的发生:受害较轻时,幼苗生长不良,表现为衰弱、发黄;危害严重时,幼苗还没长大就死了。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特征
1.根结线虫卵:根结线虫卵呈茧状,透明,外壳坚韧,长约0.1mm,宽约0.05mm。
2.幼虫:1龄幼虫孵化后卷曲在卵内;2龄幼虫进入侵染期,侵入寄主后,身体逐渐膨大,由线形变为荚状;3龄幼虫呈茄子状,开始雌雄分化;4龄幼虫已完成雌雄分化,雌虫呈茄形或梨形,雄虫卷曲。
3.成虫:雄性成虫呈线形,尾稍圆,色透明,体小。雌成虫梨形或柠檬形,乳白色,多埋于寄主组织内。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属于根结线虫属,是一门线性动物。我国猕猴桃的主要危害是南方根结线虫,其次是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线虫的卵和2龄幼虫在根部或土壤中越冬,部分以不同虫态在根部越冬,在土壤中无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存活3年。次年早春根系开始发育时,卵开始孵化,乳白色,茧状。1龄幼虫在卵内线性蜕皮卷曲,2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侵入新根。它在根部发育成3龄和4龄幼虫和成熟的雌虫或雄虫。雌虫在根外暴露的卵囊内产卵,然后死亡。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到落叶期根系进入休眠期,线虫也要过冬。土壤温度低于10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