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竻苋菜

别名

野苋菜、苋菜、苋菜、苋菜、苋菜

功效

清热除湿,解毒消肿。治痢疾,便血,水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咽喉肿痛,蛇咬伤。

《岭南医学集锦录》:“取叶、茎煎饮,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痢疾;煎洗痔消水肿;捣碎用他们可以消灭痔疮和癣。” '

《福建民间本草》:‘消痈散结,杀虫解毒。 '

《陆传本草》:‘清热解毒,消肿。主治湿热水肿,夏季暑热所致的皮疹。 '

《广西中药》:‘清热利湿,益大小肠。可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痢疾、便血、腹痛等。外用可捣烂疮口,敷于疮口。 '

《闽东本草》:“治齿龈糜烂,出血臁疮,痈肿疔疮,腐蚀肉肉。” '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35钱(鲜12两)。外用: 水煎洗,捣敷或烧研末撒。

成分

根含黄酮苷、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性味

甘、寒。 《岭南药集》:‘味甘,性寒,无毒。 '《陆传本草》:'味淡,性寒。 ’《南宁药物志》:‘味甘,寒辛,无毒。 ‘入心、肾经’《闽东本草》:“入心、肾经。” '

宜忌

《广西中医纪事》:'久痢或怀孕者不宜服用。 '

归经

经络回归_心经

加工采集

夏、秋季可采收。

植物形态

刺苋(《台湾府志》)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厘米至1米,分枝多。茎有时呈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叶子互生;卵形或菱形卵形,长410厘米,宽13厘米,末端渐狭,边缘全缘或波状,中脉背面隆起,先端有细刺;叶柄几乎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叶腋有强刺1对。花单性,雌花簇生于叶腋,球形;雄花着生于顶生直立或稍下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小,绿色或绿白色,带刺的苞片与萼片等长。萼片5;雄蕊5。细胞果近卵形,盖浅裂。花果期为5月至10月。

野生于荒地或苗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药用部位

为苋科植物的根或全草。

临床应用

治疗溃疡出血

取鲜苋菜根半斤,洗净切片,加水煎34小时,去渣,浓缩成150200毫升内服,每日1剂。治疗18例后,治愈15例(呕吐棕色液体停止,大便变黄,潜血试验阴性),好转2例(大便变棕色,潜血试验弱阳性),无效1例。治愈病例中止血时间3天以内1例,46天4例,713天10例。

来自何书

《岭南医学珍藏录》

常见药方

治痢疾: 鲜苋菜根一两,红糖半两。加水适量,煮半碗,饭前服用。 (《福建民间本草》)

治妇女白带:鲜苋菜根12两。水煎,加冰糖适量,服。 (《福建民间本草》)

治胆结石:鲜苋菜全株6两(青茎者更佳),猪小肠一段。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 (《福建中草药》)

治甲状腺肿大:鲜野苋菜根茎二两,猪肉二两(或以冰糖五钱代之)。水煎,饭后温服,每日两次,连服十余日。女性经期及孕妇不宜服用。

治瘰疬:鲜苋菜全草或鲜根茎23两。汤汁鸡尾酒服务。

治疗湿疹:取苋菜全草适量。用水煮沸,加少许盐,沐浴患处。 (以下发表于《福建中医》(6):1962年第38期)

治痔疮肿痛:鲜苋菜叶一把。煎汤熏洗,每日一至二次。 (《福建民间本草》)

治痈肿疔疮:鲜苋菜叶适量,与冬蜜调和,捣烂敷,每日一至两次。 (《福建民间本草》)

治牙龈糜烂、出血:将苋菜烧灰,磨成末擦。 (《闽东本草》)

治咽喉肿痛:鲜苋菜根一两五分钱。水煎服。 (《江西本草》)

治臁疮:将苋菜、桐油捣碎,涂于患处。 (《闽东本草》)

治蛇咬伤:鲜苋菜二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一把叶子,用开水洗净,捣碎,敷在伤口上。 (《福建民间本草》)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合萌根的功效与作用
合萌根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天嫂蝗虫 功效 清热利湿,消积解毒。治血淋,疳积,眩晕
石花的功效与作用
石花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紫草(《草木方》)、乳花(《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地
羊角藤的功效与作用
羊角藤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白面麻、红头根、山茴香(《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穿
樟木的功效与作用
樟木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樟木(《本草纲目》)、樟木(《药材汇编》)、吹风散(《广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臭蒿、蒿草(《日化子本草》)、香草、酒饼草(《广州植
黄鹌菜的功效与作用
黄鹌菜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苦草药、三枝香(《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黄花菜、山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