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毛青红、红姜(《云南中草药》)、野生黄姜(《贵州草药》)。
功效
活血、调经、祛风湿。治疗瘀伤、骨折、月经不调、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刀伤出血。
《贵州本草》:‘行气活血调经。治疗劳累所致的咳嗽、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等。 '
《云南中药材精选》:‘消炎、收敛、祛风、止痛。治疗割伤、擦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和腹泻引起的出血。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泡在酒中。外用:研末撒或研末敷。
性味
苦而微涩。寒冷的。
《云南中药材精选》:‘苦,凉。 '
宜忌
孕妇不应服用本产品。
加工采集
秋冬季节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1)当根茎横截面加入钙红试液时,木质部内部导管中含有的黄棕色物质变成红色。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用石油醚作为对照品,点在同一硅胶上。在G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显影,喷5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烤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绿色斑点。
植物形态
西南鬼灯笼
多年生草本,高30-88厘米。根茎粗壮,紫褐色。茎无毛且不分枝。叶为基生和茎生,羽状复叶,有时最上面的茎生叶为单叶;小叶(3~)5-9枚,侧生小叶均对生,狭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6.5~18厘米,宽2.4~6.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齿,上面几乎无毛,下面稀疏被柔毛。穗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梗长2.5-4.5毫米,密被短柔毛;花径6-9毫米;萼裂片5,粉红色白色,三角卵形;没有花瓣;雄蕊10个,心皮2个,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胶囊呈紫红色。种子大多较小。
生于山地、森林湿润处。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同属植物P. pinnata 也用于药用。
药用部位
是虎耳草科植物的根茎。
来自何书
《云南精选中药材》
常见药方
治劳伤疼痛:野黄姜、紫金莲各五钱,剑雪飞、三角风各一两,大血藤各一两五钱,大血藤各二两。小血藤和帝陀陀。熬酒三斤,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两。 (《贵州本草》)
治月经不调:野姜黄、益母草各5钱,水煎服。 (《贵州本草》)
治刀伤出血:将药粉研成细末,撒在伤口上。 (《云南中药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