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

别名

下马线(“大纲”)。

英文名称

大戟。

功效

泻水下沉,有利于排便。治水肿、水滞、痰浊、瘰疬、痈肿、肿毒。

《传承经》:‘主十二水,急痛积聚,腹满中风,皮肤疼痛,呕吐。 '

《别录》:‘主用于颈项、腋下痈肿,头痛,盗汗,益大小肠。 '

《药性》:“善治瘀血,流产怀孕。” '

《日化子本草》:“为泻药,解黄病,温疟,破证。” '

《本草纲目》:‘治隐虫、风毒足肿。 '

《药源》:‘久泻。 '

《本草纲目》:“性锐,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 '

《药证》:“以利尿为主,侧方治痛、咳嗽。” '

《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强化人体腹水、全身水肿。胸膜积水等'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农药。 '

作用

1. 腹泻:对孤立回肠的影响。各种大戟根及制品煎剂对离体回肠有兴奋作用,增加肠道蠕动,增加肠道平滑肌张力。并且随着加工后的醋浓度的增加,收缩强度似乎有增加的趋势,50%和70%浓度的刺激效果尤其明显。本品能刺激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产生腹泻。大戟根的乙醚提取物具有泻药作用,热水提取物对猫有严重的腹泻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提取物能扩张末梢血管,刺激离体妊娠子宫。 3、抗菌作用。大戟属新鲜叶汁。东北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但除去单宁后,抗菌作用就消失了。该制剂可以保存几天或加热。抗菌作用减弱甚至丧失。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 4、利尿作用:用生红大戟煎汤浓缩液(80g/kg)喂小白鼠。 2-3小时后,他们的尿量显着增加。 5、大戟与甘草合用的功效:据我国古本草书记载,大戟与甘草合用为禁忌,为十八忌之一。动物实验表明,给小鼠腹腔注射大戟和甘草混合的乙醇提取物时,其LD50比单独使用大戟时小数倍。可见两者合用时大戟的毒性增加,且合用甘草效果更佳。越多,毒性越大。例如,如果将大戟和甘草分别浸泡在酒中,然后混合在一起服用,其毒性会比共同浸泡时的毒性小,但仍比单独使用大戟时的毒性更大。通过给小鼠口服大戟和甘草煎剂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将大戟和甘草用50%乙醇输液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甘草的LD50为12.40.7g/kg,大戟的LD50为30.05.5g/kg。大戟与甘草合用,毒性增加。大戟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4.690.021g/kg,大戟加甘草(1:1)腹腔注射LD50为5.020.025g/kg,无毒性增加。给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钠溶液引起实验性腹水,口服大戟煎剂或酒精浸剂有利尿作用。若与甘草合用,则其利尿、泻下作用明显受到抑制。甘草的使用比例越大,相反的效果也越强。因此,从治疗腹水的角度来看,两者不宜同时使用。另一份报告以小鼠死亡为指标,得出大戟(不明种)和甘草煎剂没有相反作用的结论。但由于所用剂量的大小,实验小鼠均未死亡,还需要进一步测试。 40%大戟煎剂0.5ml灌胃。大戟无论单独使用还是与甘草合用,对小鼠的腹泻作用均无显着差异。离体小肠实验:0.01%-1%甘草煎剂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在高浓度下呈抑制作用。但随着液体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逐渐表现出轻微的兴奋作用。止精大戟汤高浓度时,收缩幅度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减小;低浓度时逐渐增大,张力减小;合用后,与同剂量的单味汤剂相比,在高浓度时,抑制作用更为加强,当浓度逐渐降低时,差异不显着或略有抑制,尤其当用量减少时,抑制作用更为显着。甘草的含量大于大戟。采用YSD-4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和电刺激盒测定镇痛效果。给小鼠灌服甘草或大戟煎剂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用量越大越显着,且大戟优于甘草。合用后,与同剂量的单味汤剂相比,两药等量时,镇痛作用不如单味汤剂;当甘草用量大于大戟用量时,镇痛效果优于单味汤剂。而且要看剂量,小剂量比大剂量好。

蛙离体心脏效果实验:按照Strdub蛙离体心脏灌注法制备蛙离体心脏。每组有5颗青蛙心脏,分为20组进行实验。取平均值制作曲线并进行比较。 0.31-5%甘草、止精大戟汤对离体蛙心脏的作用是,高浓度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低浓度时作用较弱或不明显;合用后,与同剂量单味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间比较,抑制作用均有不同程度增强,且浓度越高越显着,而0.63%则不明显。 6、其他作用:根皮70%乙醇提取物注射到动物体内时,血压略有升高,肾脏体积明显减小。无论剂量如何,利尿作用都不显着。健康成人服用该汤剂无明显利尿作用。提取物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并能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大戟同一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兔和豚鼠的离体和原位子宫有收缩作用。由植物细粉制成的大戟水剂、酊剂和软膏对皮肤有明显刺激性。长期使用会引起发红、烧灼感、起水泡甚至脱皮。面部皮肤比较敏感。输液刺激性较小。将新的一加仑制剂注射到青蛙或猫体内可能会导致心脏在收缩期停止跳动。可能含有强心苷。中药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元;或入丸或散。供外用;水煎,熏洗。

副作用

取大戟2000克,分成4等份,每份加入醋50、150、250、350毫升,拌匀,浸泡,煎至醋液吸收,取出晾干,即分别得到10%、30%。 %、50%、70% 由大戟制成的醋。取上述四种醋制大戟和未加工的生晶晶大戟等量。每个都浸泡在10倍体积的水中。浸泡后煎两次,每次15分钟。过滤滤液并浓缩至1ml。含有8克本土药物。

成分

含有0.56% 游离蒽醌和0.25% 结合蒽醌。

炮制

大戟: 除去杂质,用水洗净,润湿,切段或片,晒干。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拌匀,放入锅中,用小火煮至醋没,炒至微干,取出晒干。 (100磅大戟,30至60磅醋)

《雷公炮制论》:‘采大戟,锉细于槐砧上,与海芋叶拌匀,自泗至深蒸,去芋叶,晒干。 '

《纲目》:‘凡采大戟,煮浆软,去骨,晒干。海芋叶麻,有毒,不可使用。 '

《本草通选》:“用大枣煮大戟?去骨,晒干。” '

性味

。苦、寒,有毒。

《本草经》:‘味苦,寒。 '

《别录》:‘味甘,寒,有小毒。 '

《药性论》:‘味苦辛,有剧毒。 '

宜忌

感冒、阴水不足者及孕妇不宜服用。体弱者慎用。

《本草纲目》:'抗甘草。 '

《药性论》:'芫花、海藻。毒素,用菖蒲来解。 '

《唐本草》:‘怕菖蒲、芦草、鼠粪。 '

《日华子本草》:‘小斗为使者。坏山药。 '

《纲目》:‘得枣,不伤脾。 '

《本经风源》:‘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罪者必须立即受到惩罚并受到审判。 '

归经

肺;脾;肝;肾;膀胱经

加工采集

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剩余的茎和须根,洗净并在阳光下晒干。

药材鉴别

大戟属sp.

为植物大戟Euphorbia的干燥根。它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6至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粗糙,有侧根,顶部大多膨大。其上有许多圆形地上茎痕,向下逐渐变细。纵横沟纹及横向皮孔和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呈纤维状,灰白色至灰棕色。无气,味苦。以根均匀、肥厚、质地细嫩、无毛的为佳。

主产于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

红大戟

为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又名:红毛大戟、红芽大戟、南方大戟。呈长圆锥形至纺锤形,多凹凸不平,偶有分叉,长6814厘米,直径0.61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扭曲皱纹较多,有时可见横向皮孔和根残或根痕。顶部有地上茎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凹凸不平,颜色为红棕色至棕色。呼吸微弱,味道辛辣刺激喉咙。以个大、肥厚、色紫、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

此外,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Dzunggar)的根在新疆也被用作大戟。

历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大戟属植物不止一种,但大多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例如《本草纲目》中的“大戟”、“滁州大戟”、“并州大戟”和《植物名实考证》中的“大戟”,其形态均相同。大戟属的那些是相似的。另外,《本草图经》中的‘合中府大戟’似乎是豆科植物; 《纲目》中提到的‘北大戟’似乎就是现在的大戟属。 (参见有关“狼毒”的文章);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纲目》中并没有记载,但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戟药材。

植物形态

大戟,又名:荞麦(尔雅)、琼菊(本京、)、龙虎草、九头狮子草、京大戟、将军草、膨胀草、天平一香、逼水龙、大猫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千层塔、山虎、山虎、一盘棋。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有白色乳汁。根细长,呈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分枝,表面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几乎无柄;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6厘米,宽612毫米,全缘,下面稍白色。杯状聚伞花序,通常5分枝,排列成复伞状;基部有5片叶状苞片;每个分枝再分枝2至数次,分枝处有4或2个近圆形的苞片。健康;雄花和雌花均无花被,花序基部的苞片近肾形。花萼状总苞内有多数雄花,每花仅有雄蕊1枚,花丝细,呈圆柱形;花序中央有1朵雌花,只有1个雌蕊。子房圆形,花柱3,顶端二分,伸出总苞外,常下垂。囊呈三角形、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种子椭圆形,光滑,表面灰棕色。花期为四月至五月。果期为六月至七月。

生于路边、山坡、荒地及潮湿树林下。分布于东北、华东、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洪雅大戟(《小儿医学志诀》)

多年生草本,高0.3至1米。通常有23个块根,纺锤形,红棕色至棕褐色,直径0.52厘米。茎直立,分枝少或无,小枝有2列小毛;托叶通常4个,与叶柄合生,呈刚毛状。叶子对生;它们的茎很短或几乎没有茎;叶长圆形,线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顶部稀疏。羽毛状,下面覆盖有短毛,特别是在静脉上。顶生聚伞花序;花两性,淡紫色或有时白色,无梗;花萼4齿;花冠管状漏斗状,长2至3毫米,喉部密被长毛,先端4浅裂;雄蕊4,花丝线形,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有48棱。有2 颗种子,带有粗珠。花期为八月至九月。果期为10月至11月。

生于半阳光充足的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药用部位

是大戟科植物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的大切块。

临床应用

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

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公斤加盐3钱,加水适量拌匀,吸干后在阳光下或烤箱中晒干至浅黄色,研成细粉,装入胶囊。每日2次,每次1.52分钟,隔日1次,空腹温水送服。 69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60余例,均具有明显的消肿效果。一般治疗67天后水肿完全消失。患者服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通便作用通常在服药后2至4小时最为严重;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吃水果或冷糖和开水,反应可以缓解。服药期间注意低盐饮食,忌生冷、辛辣、鱼类、猪头肉。孕妇、心力衰竭、食管静脉曲张、体弱者禁用。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化腹水

将鲜大戟根洗净,磨成粉末,用小火烤至褐色,装入胶囊中。成人每次服0.60.9克。每隔一天或2天服药一次。 78次后停药1周。然后根据情况再次服用。如果腹水已经消退,可以使用人参养荣丸等治疗。已审理并治疗20例。服药536次,显效9例(腹水消失,健康状况好转,体力基本恢复),好转9例(腹水明显减少,全身情况好转),无效2例。治疗期间主要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但也有人观察到,服用0.6克粉末时,药物反应一般是可以耐受的,如果超过1.8克,反应会体重增加、恶寒、震颤、头晕、烦躁、口干,有时甚至极度恐惧。反应可持续26小时,及时治疗可缓解。禁忌症与上述相同。

来自何书

“这个经典”

常见药方

治水肿:将一桶枣放入锅中,锅内放水,四指放在上面,盖上大戟和根苗,盖上锅盖,煮至度,除去大戟,旋转地吃它。 (《生活法则的秘密》)

治身肿满喘,小便涩涩: 大戟(去皮,切细,细末)二两,干姜(炮)半两。将罗二味捣成粉,每次取三钱匕,与姜汤拌匀,待良久,饮糯米饮之,调至方便大小。 (《盛济总录》大戟粉)

治水气肿痛:大戟一两,沉香半两。日毕,五更饮酒一钱半,取清水,再以粥补之。避免吃咸的东西。 (“大纲”)

治太阳中风,呕吐下吐,表里不和。病人经常出汗,时而发作,头痛,心满,胁下疼痛,干呕,气短,汗出而不恶寒:瑞香,甘遂,大戟。将以上三味等分,各捣为末,用水一升半,先煮大枣十枚,取八枚,去渣,取药末,壮者取匕首一把。体弱者半匕首,温热常服。病若未愈,明日再服药,再加半钱。很快就会受益,米粥自养。 (《伤寒论》十枣汤)

治腹胀、便秘: 大戟三份,牵牛花五钱,红枣五钱。水煎服。 (《新疆中草药手册》)

治疗胸背、手足、颈腰胯突发隐痛难忍,筋骨牵拉痛,坐卧不宁,行走不稳:甘遂、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等分。上面是粉,煮出来的糊团子有五子那么大。饭后卧前,用淡姜汤或熟水送服五至七至十丸。若痰湿气盛,可多加丸。 (《三因方》止涎丸)

治黄疸、水流不畅:大戟一两,艾草二两。浸水的空心服。 (《本草纲目》)

治温疟寒热腹胀: 大戟五钱,柴胡生半夏三钱,广皮一钱,生姜三片。水两大碗,煎70分钟即可饮用。 (《芳麦正品》)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鲜大戟洗净,晒干,研末。每天花三分钟。早餐后一小时后用开水吞服一次。连续一次或两次为一个疗程。总剂量约为四到五次。公克。同时,每天对肿大的肝、脾进行艾灸30分钟,口服丹参合剂(丹参五钱,马鞭草五钱),可以帮助肝脾缩小。治疗期间必须避免盐。 (《浙江常用民间草药》)

治淋巴结结核:大戟2两,鸡蛋7个。将药物和鸡蛋放入砂锅中,煮三个小时,取出鸡蛋,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七日为一个疗程。 (内蒙古《中草药治疗新法选材》)

治扁桃体炎:红芽大戟5至1钱,内服。 (《中草药治疗新法配方》)

治疗牙齿颤痛:将大戟咬在疼痛处。 (《生生传》)

治颈腋痈肿:大戟三两。 (浸酒炒干)当归、白术各2两。总数在最后;生半夏(姜、水炒)为末,糊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服二钱,食后用白汤饮下。 (《本草纲目》)

备注

历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大戟属不止一种,但大多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例如《本草纲目》中的“大戟”、“滁州大戟”、“并州大戟”和《植物名实考证》中的“大戟”,其形态均相同。大戟属的那些是相似的。另外,《本草图经》中的‘合中府大戟’似乎是豆科植物; 《纲目》中提到的‘北大戟’似乎就是现在的大戟属。 (参见有关“狼毒”的文章);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纲目》中并没有记载,但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戟药材。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合萌根的功效与作用
合萌根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天嫂蝗虫 功效 清热利湿,消积解毒。治血淋,疳积,眩晕
石花的功效与作用
石花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紫草(《草木方》)、乳花(《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地
羊角藤的功效与作用
羊角藤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白面麻、红头根、山茴香(《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穿
樟木的功效与作用
樟木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樟木(《本草纲目》)、樟木(《药材汇编》)、吹风散(《广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臭蒿、蒿草(《日化子本草》)、香草、酒饼草(《广州植
黄鹌菜的功效与作用
黄鹌菜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苦草药、三枝香(《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黄花菜、山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