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知母是什么。知母是一种草本植物,可用作中药。知母在中医治疗疾病方面非常有用。
知母的简介
【名称】:知母
【别名】:提木(“番子极然”)、奇木(“广雅”)、木木、连木、何首乌、地参、水参、水君、火木、赤木(本木) )精”)、女泪、女力、二草、鹿烈、九风、二黑草、东根、水虚、苦辛(《别鹿》)、长治((唐本草))、川地龙(《山东中药》)。
【药材类别】:根茎
【性味】:味苦;性质寒冷。
《传承经》:味苦,寒。
《药性论》:性平。
《日化子本草》:味苦、甘。
《药用意义》:味微苦,微辛。
【归经】:入肺、胃、肾经。
“珍珠囊”:肾经。
《汤剂本草》:入足阳明经、手太阴经。
《本草纲目》: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药用部分】: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知母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滋阴,宜用盐水炒。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解渴除烦。主治温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干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寐,口渴淋淋。用于外感发热,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止渴,肠燥便秘。
知母的附方
治伤寒热盛,齿干烦渴,目昏口唇: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 (《伤寒蕴要》)
治温疟固热,不可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捣碎)。将上六味切,加水七升煮沸,取二升同调,去渣,服三服。避免食用大蒜、猪肉、苋菜、生洋葱和生菜。 (《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治火眩晕,忽跌倒,神志不清,甚至遗尿,一时出汗仍如常人,脉偏右细,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你回到家的时候。水煎服。 (《证脉论》《知柏补血汤》)
治口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胗二钱(捣细),葛根半钱,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 (《药中肾细录》中的“玉液汤”)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服用。
“别露”:饮酒过多,使人灰心丧气。
《医学入门》:肺寒咳嗽、肾气虚、无火证、尺脉虚弱者忌用。
《本草纲目》:阳痿易阳、泄泻、脾虚、食积不化、胃虚食欲不振、肾虚便溏等症忌用。
《本经风元》:外感未消除,腹泻、痢疾、燥渴等者忌用。脾胃虚热者若误服,会引起腹泻,食量减少,故为虚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