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的简介
【通用名】栀子
【药品名称】栀子
【英文名称】Cape Jasmine Fruit
【别名】黄栀子、山栀子、大红薇。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可达2m。叶对生或轮生,3叶,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27厘米,全缘;托叶2个,通常连接成管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柱形;花冠高且盘状,具5或更多裂片;卵巢下位。花期为5月至7月,果期为8月至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南方各地都有野生,生长在山坡、路边。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等地。
【采收】9月至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
【化学成分】含有京尼平苷、栀子苷、山栀苷、栀子苷、栀子苷酸、栀子苷(gardenin)、藏红花素-(crocin-1)、藏花酸(cro-cetin)、鸡精
【性味】性寒,味苦。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呕吐,目赤肿痛,火疮,扭伤。
栀子花的性味
性寒,味苦。
拓展阅读:栀子的采集
9月至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