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 健康养生仍需迈过“三道坎”


中医药具有“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在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中医防病理论在预防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践也将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为中医药治病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并要求“实施中医药治无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探索集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保障模式。”

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中医医院设置治病科室和预防疾病科室的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

以我所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为例,东方医院设立的预防疾病中心设立了“慢性病体质调理专科门诊”和“预防疾病经络治疗专科门诊”。监管”,旨在通过在疾病发生前进行治疗来预防疾病。医疗服务增强中医药干预体质的力量,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质量,从根本上控制高发趋势,让更多人受益。

虽然我国的政策环境对中医药治病十分友好,但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我个人认为中医药治病的推广和普及仍需克服“三道坎”。

首先,患者对“防病”工作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人对中医药治疗前期疾病的认识还不够。只知道“治已病”,不知道“治未病”。诚然,“病前”状态具有隐蔽性、难以察觉的特点。许多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病变轻微时并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公众“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还是不够重视。这种情况也与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有关。医护人员整天忙于诊治“已有病”,无暇对“未病”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有疾病治疗的推广。

迫切需要规范管理,扩大宣传,开展社区中医治疗病前疾病技术培训,让群众了解中医诊治病前疾病的范围以及简单的保健操作。关心。当疾病萌芽出现时,可寻求中医病前诊治,以阻断或延缓病情发展。

其次,“治未病”的智能技术发展不够。

症状隐藏在病前阶段,治疗前需要清晰的观察。从目前的诊断技术来看,单纯依靠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还远远没有具备治疗病前所需的条件。一些治疗已有疾病的高端中药检测仪器和方法,要么由于投入资金的限制,要么因为对“已有疾病”的诊断价值不大,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特定疾病的防治缺乏现代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有力支撑。同时,体现中医药治病特点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尚不完善,缺乏连续、动态的健康状况基础数据信息,导致干预效果评价困难。

防病治病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相关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引入大数据、智能化等前沿技术,让“防病”向“智慧”防病方向发展,提高群众的接受度和信任度。花费。

三是“治未病”的功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治疗疾病的诊断、检查手段落后,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患者的依从性和忠诚度取决于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病前治未病的疗效评价需要依靠高质量的科研方法从患者的临床状况和健康经济学两方面进行验证。临床观察研究是新理论、新方法诞生不可或缺的途径。对于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科学研究还不够严谨。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临床科学研究。尽管困难重重,但中医必须坚持以治病防病的理论来指导科学研究,关注现代检测结果,认真分析其与治病防病的关系。相信还是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我们还要不断保持知识更新,及时了解科技发展新动向,推动自身思维创新。

要继续做好中医治病工作,扩大人们的认识,让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中医治疗疾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医务科副主任、体检科主任)(易文明)

标签:
  • 药材养生方法
  •  
  • 学习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