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食物种子“降压神器”,还能解除胃部不适,秋冬必备!丨小郎中说药食同源


寒露过后,我国很多地方开始降温,很多地区的朋友甚至产生了“冬天”的错觉。气温骤降,导致很多人经常出现胃部不适、嗳气、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时,你一定需要——粒萝卜籽,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食两用产品。

3颗萝卜籽换成“红顶籽”

说起“萝卜子”,你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不过,说到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萝卜籽,也就是萝卜的种子。之所以叫“萝卜籽”,其实与萝卜本身名称的改变有关。要知道,今天的萝卜最早的名字是“鲁特”,后来是“萝卜”,后来才叫萝卜。于是,“快速种子”的诞生就诞生了。

成熟的萝卜籽加工成中药萝卜籽。此药最早记载于《日化子本草》:“用水研碎服,祛风化痰。用醋研碎,消肿解毒。不宜与熟地同食。”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无需医生开药”。其实,萝卜子也有同样的保健功效。中医认为,萝卜子味辛、甘,平;归肺、脾、胃经,能消食胀满,下气化痰。清末,一位医生用区区3块钱的葡萄干换了一个“红顶”。

短篇故事

据说,有一年慈禧太后过生日,高兴得吃了不少御膳房特意为她准备的各种寿宴佳肴。结果,她突然病倒了,精神萎靡,面容憔悴。宫医认为太后劳累过度,就每天给她喝优质的人参汤来滋补。最初显示了效果,但很快她就开始出现头胀、胸闷、疲劳、食欲不佳等不适。她甚至脾气暴躁,经常流鼻血。众太医都惊慌失措,无奈之下只能登广告招贤纳士。榜末写着:“凡能治好太后病的,重重赏赐。”三天过去了,一位太医仔细琢磨了这份御单后,恍然大悟,公布了这份御单来响应号召。太医进宫后,从随身携带的药箱里取出三钱萝卜子,磨碎,加点面粉,与茶和水混合,卷成三粒丸,他们委婉地称之为:小罗汉丸。每日服3次,每次1粒。太监用棉帕包住药丸,递给他。太后服1丸后,肿渐渐消;服用2粒药后,她的食欲增加了;服用3粒药后,一天之内没有出现鼻出血。又经过几天的休养,慈禧的饮食、睡眠都恢复了正常。慈禧大喜,立即给太医戴上了“红顶”。从此,京都流传着“三钱萝卜籽换‘红顶籽’”的传说。

萝卜籽的奇妙用途

消化和停滞

萝卜子是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克星”。善于消食化滞消肿,尤其擅长消食积滞。对于深秋过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导致食积胃脘、脘腹胀满、不能进食、嗳气、打嗝、腹泻等症状,可以用炒萝卜子磨成粉。粉末并用水服用。另外,萝卜籽湿润、油润,因此可以润肠通便。对于秋季便秘的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理气化痰

萝卜子的另一个功效是理气化痰。朱丹溪曾说:“速生种子可以祛痰,有推倒墙壁的功效。”如《九小方》中的“三子养琴汤”,治疗痰多痰多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其中就有萝卜子的参与。尤其是秋冬季节,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后,很多人都会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对此,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专科门诊医生李薇薇建议大家使用三子养秦汤进行个人护理。

三子养秦汤由白芥子、紫苏子、萝卜子组成。即取紫苏子6克、白芥子6克、萝卜子6克,加冷水250毫升,煮沸25分钟左右,放凉,每日喝汤。 1次。此方具有温肺生津、降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痰多、舌苔滑白、腹胀、食物消化困难的患者。

但如果出现剧烈咳嗽、有痰,或者伴有发烧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就医。另外,气断、气虚、久病、脾虚者不宜单独使用此方。应与益气健脾的食疗方配合使用。

帮助降低血压

萝卜子是“化气之品”。众所周知,高血压多是肝阳上盛、肝气上扰所致。当血随气上升、逆行时,体内的气血就不能正常运行。萝卜子能下气。气下降,血就向下流。如果气血运行正常,血压也会下降。现代实验研究还发现,萝卜籽水煎剂具有温和、持续的降压作用,这可能与萝卜籽中含有芥子碱有关。其降压作用稳定,是盲目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无论哪种,萝卜籽都可以用来降血压,最多可以使用15克。

有一个食疗方,用萝卜芽和少许醋,混合起来当凉菜吃,可以开胃、助消化、降血压。另外,萝卜子行气而不破。补气药中用萝卜子,补气而不滞,但萝卜不行。吃补气药后不要吃萝卜,会伤气,尤其是白萝卜。

排尿功能障碍

有学者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结论,将萝卜籽涂抹神阙穴可以治疗腹部手术引起的尿潴留。吞服炒萝卜子还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泌尿功能障碍。此外,萝卜籽还广泛用于治疗胆结石、尿路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学了一些中医后我发现:人生处处都是宝!这么好的萝卜种子,千万不要错过!

标签:
  • 药材养生方法
  •  
  • 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