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话燥邪


立秋一过,凉爽的秋风渐渐拉开了秋天的帷幕。天气一改夏季炎热潮湿的天气,给人们带来干燥舒适的感觉。同时,“干”是秋季的主要氛围。随时可能侵入人体。

燥邪为六邪之一,多见于秋季或气候干燥的地方。秋天介于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之间。燥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初秋温燥、深秋凉燥者,属寒燥。初秋时节,夏日的暑气尚未消散,但温暖依然存在。燥邪与温热之气相合,则表现为温燥;深秋时节,冬季临近,寒气渐生,燥邪与寒邪结合,则表现为寒气。干燥。

《黄帝内经》指出“燥则燥”。清代医学家于家彦曾补充《十九邪》说:“凡涩燥、干涩、坚裂的皮肤,皆属燥”。燥导致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燥性,易损害人体津液。其次,秋季,主要内脏在肺,与口、鼻相连。喜润而恶燥,所以燥邪最易伤肺。

温燥与温热之邪相结合,很容易损伤津液。一旦侵入人体,临床表现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咽干、渴饮、舌苔少等阴虚耗液之象。甚至可损伤血络,引起咯血、肢体无力。等待重病。

凉爽和干燥与寒冷结合在一起。当它们侵入人体时,常表现为头痛、恶寒、无汗等,但程度比感冒轻。故有“燥为中寒”、“燥为小寒”之说。寒燥对津液的影响可能不是津液的直接流失,更多的是涩、下行的特点,从而影响津液的分布。主要症状为咳嗽、痰稀、鼻塞、咽喉不通、不愿喝水。表现。

“燥润肺”。中医针对的是燥邪侵袭肺部。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常用的中药有沙参、麦冬、芦笋、梨皮、银耳等;一方面,还需要“宣”,即通气、驱散邪气。常用的中药有紫苏叶、桑叶、桔梗、枳壳、化痰等,此外常与陈皮、苦杏仁等理气化痰的药物配伍。品尝。例如“芒杏汤”用于治疗温燥初发。桑叶不仅能祛风热,还能生津止渴。同时添加梨皮、沙参,清润润肺;豆豉和栀子花可增强分散性。有清热的功效,还有杏仁、象壳止咳化痰。整个配方共同作用,可以清燥润肺。

从预防角度来说,秋季到来时,可以适当食用银耳、蜂蜜、莲藕、秋梨等滋阴养肺之品,以滋阴生津,防止燥邪犯肺。另外,还要调养脾胃,多吃山药等滋补肺脾的食物,以培土生金。

与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相比,秋季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季节。针对燥邪的特点,在享受“凉秋”的同时,可以保护自己的津液和正气,平安度过。

标签:
  • 怎样药材养生
  •  
  • 药材养生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