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保暖好过冬


“霜”是指霜降时,天气变冷,露水变成霜。 《二十四节气说》云:“气静霜降,阴始凝结”。也就是说,霜降后,气温逐渐变冷,开始结霜。俗话说“寒露不寒,霜改天气”。寒冷、干燥是霜冻季节的气候特征。寒冷逐渐袭来,各地气温持续下降。此时,人体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腹痛、腹泻、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要做好防寒准备。另外,秋季正是干燥季节,还需要注意保湿。民间有句谚语:“霜季补肌肤,不如霜季补肌肤”。由此可见,霜冻季节的保健尤为重要。

注意保暖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阶段。此时,昼夜温差增大,气温急剧下降,寒邪凝滞关节,导致气血不畅,“瘀则痛”。因此霜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四肢保暖。爱美的年轻女性还应该减少脚踝的暴露,防止脚部或膝关节受凉。脚踝是三阴经交会处,因此脚踝对寒冷比较敏感,容易因保暖不当而引发疾病。同时,“寒从脚开始”。脚位于身体的最下部,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另外,脚部皮肤下的脂肪层较薄,使得脚部的保温能力先天不足,温度比其他部位要低。需要更有效的温暖。

饮食注意

天气逐渐变冷,胃肠保暖不当或饮食不当等诸多因素汇聚,很容易引发脾胃疾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易受寒邪侵袭。温熟的食物最适合霜冻节气。应少吃生冷食物,如海鲜和各种冷饮,防止寒邪损伤脾胃而引发疾病。

孙思邈《药王千金方》中写道:“秋七十二日,辛食减,酸增,以养肝气。”秋季属肺金,金气旺盛会抑制肝木,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以帮助滋养肝气。肺金,应增加石榴、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的摄入,以酸养肝。

另外,霜冻季节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便秘等症状。从气候角度来说,不能吃太多辛辣的食物。应注重滋阴润燥。可适当多吃百合、蜂蜜、芝麻、白萝卜、银耳、梨、苹果等。 “春天吃花,秋天吃果实”。红薯、土豆、山药、莲藕、荸荠等根茎类食物都适合这个季节吃。

这里有两份季节性膳食推荐。 1、炖羊肉、山药。取羊肉500克,山药600克,枸杞15克。一起炖后,吃肉喝汤。具有补气、健脾、滋阴阳的功效。 2、白果百合粥取白果6颗,百合15克,陈皮3克,糯米100克。将它们一起煮沸后食用。具有补肾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注意,银杏一定要煮熟。

调节情绪

《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天地阴阳循环变化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自然界四季的节律影响着生命的进化过程,引起人类生命活动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深秋,脏腑气以“会聚”为主,功能低下,元气隐藏,人体的精神情绪倾向受到抑制,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出现抑郁症。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应及时就医,并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适当运动

秋天的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秋季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爬山赏红叶、在露天场地踢足球等,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还可以使人放松。乐观豁达。还可以选择健身操、瑜伽、太极拳、唱歌、或者旅行来舒缓心情。如果运动时出汗,应解开部分衣服的扣子,慢慢降低体温。不要立即脱掉衣服或洗澡,以免寒湿侵袭。另外,霜冻季节要适当运动。不宜过度劳累,也不宜经常大量出汗。谨防伤津、失正、正气不足。稍微出点汗比较好。

标签:
  • 药材养生经验
  •  
  • 怎样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